第1页共3页小议通信设备的应用及实现一、rfid技术根底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以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1]。rfid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设备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标签存储设备根本信息,即设备名称、专业、购置时间、价值等信息。由于电信网络设备较多,并且电信网络设备所运行电信磁环境较为复杂,因此需根据设备特点采取不同rfid的标签,对于市话、数据设备、传输线路设备、配线架、电源设等可以采取被动式标签,对于移动基站设备可以采取主动式标签。应用rfid技术进行通信线路设备迅检的优点:(1)设备巡检信息采集及时性。维护人员通过带有rfid的pda直接读取设备信息,并将设备巡检信息和发现故障信息及时通过gprs或wcdma网络传送到设备巡检监控管理平台。维护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设备信息,并做及时达下设备检修工单。(2)有效控制维护人员到站率,信息录入标准化。由于每维护人员必须到设备侧通过手持pda读取设备rfid标签才进将巡检信息填写上报,确保维护人员到站率控制。同时在pda根据设备类别和特点,通过pda软件标准维护人员填写信息内容。二、rfid设备巡检平台的设计按照电信设备线路维护管理流程和rfid标志管理要求,同时有利于与现有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接口,rfid设备巡检平台建立包括rf管理系统、pda维护终端软件系统、rfid接入效劳器三局部组成。(一)rfid设备巡检平台系统架构。本系统采于internet的三层架构模型,第一层为客户端(b/s)(pda终端)、第二第2页共3页层web效劳器、第三层为数据库效劳器,维护人员通pda客户端访问web效劳器提交效劳请求,web效劳器通数据库类(库)与数据库连接,向数据库效劳器提出请求,数据库效劳器将请求结果提交客户端。系统架构如图1-1所示。(二)rfid管理系统。rfid管理系统主要对电子标签初始化、rfid标签码编加密、rfid根底信息管,管理前端pda写标签信息。该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效劳器和rfid管理系统组成,负责响应前端pda和维护管理系统数据获取的要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