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综合平安与和平开展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把国家的平安困境形容为同在一个车厢里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在不间断地注视着其他人,当一个人把手放入口袋的时候,他旁边的人也准备好自己的左轮枪以便能够首先开火。历史上,不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都源于相互不信任而导致的对对方行为的误判或过分敏感的反响。这些年,中国逐步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论调随之不绝于耳,皆源于对中国缺乏深入认识而产生的不信任感,是传统平安观零和思维的现实表现。防止平安困境的历史再现,就要大力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型综合平安观。综合平安观是和平开展战略的理论基石中国和平开展战略的制定,是以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国家开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安危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大势,并对其做出准确战略判断为前提和根据的。综合平安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国家平安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看法,从国家平安利益、平安威胁、平安价值、平安战略和平安效益等方面,为和平开展战略的提出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根底。改革开放前,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冷战对峙的国际战略格局和新中国国家平安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开展战略只能是备战备荒那种应急式的、战备导向型的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深刻洞察时代开展,对国际平安形势做出了和平与开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等科学判断,开始形成新的国家平安观。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开展,国际战略格局和平安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综合平安问题日益凸现,并且进入国家平安战略视野。据此,党中央提出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平安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精辟分析和准确把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平安挑战和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明第2页共5页确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综合平安观,继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和平开展战略,表达了我们党和国家努力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开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开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坚决决心。综合平安观是和平开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表达。当今时代,平安与和平开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且高度融合一体化。当前我国平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