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借鉴及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886003

大小:22.25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广州 科技 创新 工作 济南市 建设 区域性 中心 借鉴 启示
优质文档 广州科技创新工作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借鉴及启示 陈静 【摘 要】论文介绍了广州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经验与做法,提出了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启示,深入剖析了广州市科技创新的开展经验,可为济南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ork in Guangzhou,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in Jinan,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Guangzhou,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Jinan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关键词】科技;创新;区域性科创中心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 (2023) 01-0051-02 1 引言 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度新增4000家,总量突破8000家,孵化器数量、面积和效劳能力全国领先,科技金融开展态势良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这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工作交出的亮眼成绩单[1]。 2 广州科技创新开展经验 广州市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打破路径依赖,全力以赴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1 制定紧密结合产业创新的开展布局 加强规划引领,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23—2023年)优化空间布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以珠三角(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北斗矩阵式〞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形成创新开展的核心轴。优化产业布局,聚焦IAB、NEM产业,打造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一批重大产业工程开工建设。 2.2 出台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 形成“1+9〞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标杆企业重点效劳、企业研发投入引导、科技金融融合、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人才集聚等,政策竞争力总体上居全国前列。 推动“三个转变〞,为科技创新“赋能〞,一是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深入实施简政放权;实施科技方案局部立项权下放试点和“以赛代评〞新模式。二是推动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的转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及对产业支撑的作用。三是推动传统科技部门向驱动创新开展部门的转变,突出抓宏观、抓战略、抓统筹,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 2.3 完善创新平台载体 多层次实验室体系逐步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果丰硕,孵化育成能力明显提升。加快组建广东省实验室,着力提升广州根底研究和应用根底研究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大力培育各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实验室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及工程,形成一批集成性、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4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全力推进科技金融三大行动方案。实施打造风投创投中心,行动方案、科技信贷行动方案、以新三板挂牌为抓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行动方案。 创新人才和团队集聚有新成效。积极落实“1+4〞人才政策,推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2.5 拓展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 成功引进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深化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等政府间框架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成立驻美国硅谷、波士顿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办事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更加紧密。深化与港澳台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3 对济南市建设区域性科创中心的启示 3.1 深化顶层设计,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近年来,济南已经出台科技十三五规划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及三年行动方案等规划文件来引领全市科技的创新开展。但与广州相比,济南创新规划与产业布局结合还不是很紧密,因而济南应构建济南市域城镇体系间的功能协调及带动全市创新开展的体制机制,开放式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市产业开展的功能多元化、结构等级化、分工合理化、开展动态化的网络体系,为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提供有力支撑。按照“提升中心区、做强近郊区、突破远郊区〞的总体思路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开展,围绕“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开展战略,将城市开展、产业规划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主城区产业聚集区和沿交通走廊向东、向西、向北的三条创新产业聚集带。 3.2 靶向高端企业培育,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700家)是济南(1074家)的8倍,瞪羚企业是3倍多(2023年底广州111家,济南31家),虽独角兽企业仅有两家,但是,仍多于济南。近年来,广州除了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同时也关注培育具有原创型和国家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从资金、宣传、销售、事务办理等各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逐步形成“高企-瞪羚-独角兽〞科技企业培育链条[2]。济南应借鉴广州在高端企业培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效劳、电子商务等多领域挖掘济南的独角兽企业和未来独角兽企业,构建覆盖创新性强、增长速度快、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成长主线的全链条政策体系,精准发力、精准扶持、精心培育,全面增强创新主体的活力。 3.3 加大科技成果金融支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政府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破解科技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批复后,济南市明确将设立20亿元规模山东工研院基金,专项用于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广州市政府在2023年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出台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实施方案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管理方法等系列文件,建立市、区两级引导基金联动机制,保障引导基金的正常运营。与广州相比,济南在基金规模、基金支持范围、基金配套政策、基金推进进度方面都存在一定滞后,建议济南市强化对成果转移转化的投入,扩大支持范围,并出台具体方案及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其贯彻落实。 3.4 高薪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储藏 根底教育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竞争力要素,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人才迁移的第一要素。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开展,近年来海南省、广州市、南京浦口区、福建省龙岩市等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面向全国或指定区域招聘,引进一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其中广州市向全国名校长、名教师发出“英雄帖〞,面向全国引进根底教育高端人才,并诚意满满地提供最高150万元的安家费,以及最长十年的租房补贴(或人才公寓),并且在配偶就业、未成年子女入学、户籍办理、职称评聘等事宜上,按照广州市有关政策,优先落实。青年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建议济南市借鉴广州先进经验,在根底教育上寻求突破,将兴旺的根底教育开展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开展的重要引擎;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储藏,不断满足企业的开展需要,努力为济南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3.5 深化科技评审体制改革,率先精准施政 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方案,选择一批科技研发投入稳定、科技管理制度健全的单位作为试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工程立项决策权下的放试点,试点单位推选的工程可直接入库。建议济南市借鉴广州市先进经验,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技开展环境,探索下放科技工程立项、评审等决策权试点工作,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 3.6 举办高端创新会议活动,扩大区位影响力 广州市先后举办了财富论坛、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硅谷推介会、中国创新大会、创交会、海交会、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小蛮腰科技大会等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平的会议活动,推动广州成为创新创业的“风口〞。济南市提出“打造四个中心〞战略目标以来,也举办了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开展论坛、中国国际智能制造大会等高水平会议,在扩大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广州相比,会议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还有差距。建议济南市筹备举办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顶峰论坛,结合全球经济开展形势及全国科技体体制改革创新趋势,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的先进经验,以济南市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的根底和条件作为切入点,剖析新机遇、新挑戰,探寻其问题定位和突破路径,推动济南市区域性科创中心实现跨越式开展。 【参考文献】 【1】谭文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 【2】冯海波.2023年广州科技创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N].广东科技报.2023-3(0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