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抽逃资金整改报告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754140

大小:16.68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抽逃 资金 整改 报告 新编
抽逃资金整改报告 抽逃注册资金如何界定。 一、抽逃注册资金的认定 公司注册资本是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实缴或者认缴的出资额。刑法、公司法对抽逃注册资本行为制订了罚那么,但是对什么是抽逃注册资本没有明确的定义。实务中根据公司登记主管机关对注册资本进行管理的原那么和实践,笔者认为“抽逃注册资本〞应该界定为:在公司存续期间,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对已经投入公司并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证的出资额抽出、隐匿、转移,造成公司净资产的实质性减少的行为。这里的出资额,笔者认为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验资时产生的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差额局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应将其计入资本公积(如公司章程规定作为负债除外),资本公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局部的出资额抽回,同样属于抽资,故抽资不单单是造成实收资本减少,还有可能会造成资本公积减少,最终表达为净资产的实质性减少。 抽逃资本只能发生在公司存续期间,也就是说在公司登记注册之后和注销之前。在公司登记之前,出资人设立企业的行为是民事合同行为,此时的出资行为形成的法律关系是设立人之间或设立人与第三人的关系,不形成与登记主管机关的行政法律关 系,也就无所谓抽逃资本。 在抽逃注册资本量的认定上,刑法、公司法等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只在相关解释中规定了应予追诉的情形。实务中应参照执行并根据重要性进行职业判断。 二、抽逃注册资本的表现形式 由于抽逃资本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性,抽逃资本行为多数情况下比较隐蔽。从现实情况看,企业抽逃资本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双方在领取营业执照后,股东合伙作弊(或控股股东单方作弊:单方作弊),将注册资本的货币出资的一局部或全部抽走。此方式一般抽逃时间与注册日期接近,金额大且为整数(或几笔金额合计为整数),长期挂应收帐款或者其他应收款,挂帐方多为股东或关联方,理由多为采购材料、借款等,或抽逃资金后不做帐,货币资金帐实不符。 2、企业成立且资本到位并验资后,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局部,股东以购置设备等为名,用假购物收款收据入账,虚构“购置存货和固定资产〞事宜,到达抽逃注册资本。此方式帐务处理时无采购发票(声称是私企,开发票价高),将银行存款通过虚假购物变为帐存实无的实物资产到达抽资。 还有可能将注册资金中货币出资的局部在企业成立后抽走局部或全部,然后用其他非货币资产补账,此情况从实质上分析同样是抽逃注册资本,因为已经将货币出资局部在企业成立后抽 走。 3、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局部,一局部或全部抽走。有产权证的,不在规定时间内过户(半年或1个月,增资2022年7月1日后新规定应先过户),无产权证的(如机器设备、存货)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交接,应视同虚假出资。或又将出资实物再次进行投资,而投资主体非该企业,而是原出资股东,通过屡次投资到达抽资。 4、股东通过股份转让抽逃资本。比方在企业资本到位并验资后,股东将在企业中的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第三者,在股份转让协议中规定,前股东先将投入企业的股份抽出,再由受让人将同等资本投入企业。无论受让方是否投入资本,都应视为抽逃资本。因为转让股份只是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关系,不发生转让人与企业或受让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应是受让人将股份转让款交付给转让人,而不应是转让人先将投入企业的股份抽回,再由受让人投入。 5、企业资本到位并验资后,正常开展生产经营,企业产品局部或全部交给股东,产品的销货款归股东所有,抵顶投资,使得股东先行收回投资。这实质是借用了合作企业的合作方式抽逃资本。 上述为抽逃注册资本主要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式,比方企业通过对投资主体的恶意反投资、捐赠、提供抵押担保等形式,或者企业进行借款而由股东使用等方式进行抽逃。总之,这些“空 壳“公司抽资的方式多种多样,需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三、抽逃注册资本审计 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并非专为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抽逃注册资本行为,但应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抽逃行为,或者在专门签订业务约定书进行抽逃注册资本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注册资本是否抽逃实施适当的审计。 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应了解相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询问管理当局遵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当相关法规对被审单位注册资本有最低要求,特别是分等级时,应考虑存在注册资本抽逃的可能性,实施适当的审计。笔者将审计的有关事项总结如下。 审计过程中涉及主要内容。会计报表、验资报告、银行流水对账单(余额对账单)、“实收资本〞记录及附件、大额银行款项收付的附件、实物交接手续、过户后产权证等。 货币资金出资审计程序。取得会计报表—审查“实收资本〞科目—检查“银行存款〞科目—审查银行对账单(银行函证)—盘点现金—审查每笔大额款项支付凭据。以货币出资方式的抽逃注册资本审计中,审查银行流水对账单是最有效的措施,企业的资金流动就像个人存折一样被详细记录,证明力较强。 非货币资金出资审计程序。取得会计报表—审查“实收资本〞科目—审查“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科目—检查实物交接手续、过户后产权证等—现场抽盘。 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抽逃注册资本的行为,一般来说肯定是最高层管理人员所为,而抽逃的事实又无法纠正,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征求律师的意见或解除业务约定书。 四、股东借款是否会认定抽逃注册资金 股东借款是否属于抽逃出资。这是执法人员在查处“三虚一逃〞案件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国家工商总局在对公司股东以借款形式局部抽回注册资本是否属于抽逃出资行为的答复中陈述道:公司借款给股东,是公司依法享有其财产所有权的表达,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借贷关系,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公司对合法借出的资金依法享有相应的债权,借款的股东依法承担相应的债务。因此,在没有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如果股东在借款活动中违反了有关金融管理、财务制度等规定,应由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通过对答复的理解可以看出,股东与公司之间合法的借贷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但是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合法〞二字。“合法〞应当是指借款手续、借款内容、债权债务关系合法。例如,股东借款应当经过全体股东同意,并履行法定程序;股东借款应当与企业签订借款协议,并依法履行借款人的权利、义务,按期还本付息;股东是企业的出资人,其借款行为不应当出现有损于其他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的行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执法人员在没有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 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股东抽逃出资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但是,如果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借贷行为不合法,比方没有经过其他股东的认可,没有签订借款合同,没有进行必要的账户处理,没有按规定履行借款的义务,甚至出现随意侵占其他股东的利益等行为,就不属于合法范畴了。如果股东在借款活动中违反了有关金融管理、财务制度方面的规定,就应该得到惩罚。 现实中股东以借款的形式实施抽逃资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常见的手法主要有利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目抽走出资,形式上是长期借方挂账,内容上多为股东借款;更有甚者,抽走的出资已被同户名货款或往来款对冲掉。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关注有无股东同户名的往来款。还有以预收货款或预付货款等方式变相抽逃出资,预收预付款长期挂账不结清,利用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等方式抽逃出资等等。我们应当注意到,利用股东借款抽逃出资只是抽资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股东向被投资公司非法借款不仅具有抽逃出资的嫌疑,其动机也是一种典型的变相抽逃出资的心态。 因此,对于股东向公司大笔借款的情形,首先要判断其借款形式的合法性,其次要判断其借款的用途,如果以上两项都涉嫌违法,就应该认定股东借款行为侵犯了其他股东或者公司的利益,就属于抽逃出资的行为。如何区分借款与抽逃出资,在司法实践中意义重大。认定抽逃出资的参考标准:一是股东拿走的金额占其应缴出资的比例;二是会计帐目的处理;三是借款发生的 时间距公司成立时间的远近,一般而言抽逃出资距公司成立时间较为接近;四是借款程序是否经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五是是否向其他股东公开;六是是否有还款行为;七是有无利息约定;八是有无担保;九是主体,控制股东抽逃概率大。上述因素宜综合考虑。假设无法认定是抽逃出资,根据“罪行法定〞、“疑罪从无〞的刑事法律原那么,应按借款处理。 在基层执法疑难问题研究一书中,笔者对上述情形作了分析。此后,公司法及相应的下位法作了修改,此处再对上述情形作一讨论(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笔者认为: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虚报注册资本是公司设立登记或者增加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后出现的情形,其特征在于:虚报注册资本是公司和股东共同的行为。新公司法实行分期交付的折衷注册资本制度后,虚报注册资本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对于实行法定实缴注册资本制度的公司,以及实行一次性全部交足出资的公司,设立公司时的注册资本应当与实收资本相等,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公司实际缴付的出资额低于申报的注册资本,即为虚报注册资本;第二种情形,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实行分期交付注册资本的公司,在公司成立两年后,即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最后期限后,公司股东或者发起人仍未交付或者未足额交付出资,且公司未办理减资变更登记的,即为虚报注册资本。由于注册资本申报必须由公司 操作,故对公司讲是虚报注册资本,对股东是虚假出资,处分对象应当分别认定。其中,对股东应当对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进行处分。 (2)单纯的虚假出资只能是发起人或股东的行为。其表现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股东以假的方式(例如虚假评估等)出资代替真实的出资;第二种情形,是股东在各个应当缴付出资的时点,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处分对象为股东。 (3)抽逃资金是发起人或股东的行为。和虚假出资的区别在于抽逃资金是出资后再抽出资金,后者是该出资而没有真实出资、没有出资或没有完全出资。处分的对象是股东。按照公司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