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和谐社会审计新观点调研报告树立科学的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突破、新飞跃。党的执政理念的突破与飞跃,自然要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与飞跃。因此,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和归宿就是我们应该做出的审计调整,这是由审计的职能与本质属性决定的。首先审计关系与社会关系存在依存性。审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局部,离开了审计关系的社会关系是有缺陷的,这为审计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提供了客观根底。其次审计目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存在一致性。审计目的的实现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再次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和促进性、防护性、建设性作用对化解社会矛盾具有指向性。审计职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无疑会促进社会和谐。基于此,选准新的视点,把握好审计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不断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质量与水平,成为了审计机关的重点命题。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确定新战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非常敏感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开展经验说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23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开展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开展期〞,即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一种是“矛盾凸现期〞,即经济徘徊不前,社会出现动乱,甚至倒退。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战略。而怎样从审计监督的职能出发,按以人为本的要求,效劳于和谐社会就是新时期审计战略的新选择,也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酝酿新思维由于无视科学开展,管理体制滞后等原因,我国经济开展中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本钱问题相当严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现;权力失控现象屡见不鲜,干群关系紧张。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综合性监督部门,审计思维就需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要从过去财务处理上、财经纪律执行上的纠错查弊圈子里跳出来,要在第2页共3页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关注民生、关注稳定、关注环境。让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同频共振,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立新标准评判一个审计机关是否充分履行审计职能,其标准侧重于审计多少单位、查出并上缴多少违纪违规资金、移送多少案件。这是方案经济体制下的评判标准,反映了财务处理、财经纪律执行上查错纠弊成果,却无视了审计机关综合监督职能,没有充分表达审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开展方面的作用,指标硬性、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