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几十年来,xx旗把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总体生态建设思路,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的精神,全旗上下合力推进生态建设,先后被授予“国家生态建设示XX县区〞、“全球环境500佳〞、“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等荣誉称号。一、生态建设成果xx旗位于xx市东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苏木、办事处,总人口59.3万。年降水32023~460毫米,无霜期130~145天,有效积温2700~3200℃。全旗地貌由南向北依次为浅山丘陵、黄土丘陵和沙地沱沼,是一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旗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xx旗沙化土地面积到达259万亩,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到达960万亩,被认为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在恶劣的环境已经危胁到人类生存严酷的现实面前,xx旗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植树种草为中心的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生产、生活条件的生态建设大决战,1978年到202223年的30年间,全旗有林保存面积达561万亩,森林覆被率达41.3%,是建国初有林面积的34倍,是1978年前的4倍。全旗人工种草保存面积150万亩,全旗保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到达51.4%;全旗重点治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80%,蓄水量提高到85%。几十年来,xx旗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流动沙地由二十多年前的57万亩减少到7万亩,半固定沙地由171万亩减少到30万亩,固定沙地那么由31万亩增加到222万亩。有20230万亩农田、150万亩草牧场形成了林网化,带网片、草灌乔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全旗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35万亩,根本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区域小气候有了明显改善,年均降水量增加30.5毫第2页共8页米,无霜期延长2天,平均风速降低1.65米/秒。202223年春季未发生沙尘暴天气,浮尘天气只出现了两天。二是经济效益显著。从1991年开始,xx旗农业连续八年获得大丰收,成为全区产粮大县,虽然从1999年开始连续9年干旱,但每年粮食产量仍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202223年粮食产量到达15.6亿斤;畜牧业成为“全国畜产品生产先进县〞。202223年全旗林业产值达3.1亿元,活立木蓄积达566万立方米,人均近2023立方米,林木总价值达33.96亿元,相当于人均在绿色银行存有保值储蓄5726元。全旗农村经济初步走上了“林多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良性循环开展之路。三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