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报告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重点工程为支撑,以优质效劳为手段,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株洲科技开展升级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2023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我市打造“中国动力谷〞争取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获批在望;xx区通过国家可持续开展实验区专家现场考察,获专家组推荐;xx县获批省级可持续开展实验区,我市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依托。二是率先打造科技创新效劳平台,科技创新效劳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托市创新效劳中心,在全省率先打造科技创新效劳平台,市场化运作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技术转移中心两个国家级示范机构,完善了科技创新效劳链,健全了科技创新效劳体系。全年通过该平台举办高企认定、技术转移、涉税优惠等各类培训20多场,培训企业达300家、202300人次以上;指导和协助中小企业申报部省科技方案工程80多项,有效提升了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科技管理和效劳方式,成功开发并运行xx市科技信息效劳平台,实现工程征集、申报、立项、验收、评价奖励等全过程网上办事,既方便了效劳对象,又提高了行政绩效。三是争取部省科技工程资金突破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开展。建立了株洲科技工程库,筹划部省工程540余项,组织申报22023多项;争取部省工程突破120项,资金突破3亿元通过工程实施,建成了大功率igbt产业基地、电动汽车二期产业基地、拉米夫定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4.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6.88亿元,同比增长17.8%左右。四是新建近20家科技创新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第2页共3页新建各类研发机构15家,筹建了3家院士工作站,其中,科能新材方岱宁院士工作站已获批;建立了我国首个igbt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评选了19名市领军人才;全省仅有我市两项重大科技成果被列入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获国家最高级别认可。13项优秀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进步奖评审,5项专利获国家优秀专利奖,6项专利获XX省专利奖,专利申请量有望突破4000件大关,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改革主题,突出国家自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