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12294

大小:25.11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区 建设 工作 调研 报告
市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多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坚持以星级社区创立为抓手,以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提升效劳质量为内容,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协调牵头、部门积极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全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我市被首批命名为XX省“社区建设示范市〞;20xx年,我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积极的姿态、必胜的信心,尤其要以扎实的工作、优异的实绩,全力争创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 回忆总结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实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区管理体制根本建立。成立了市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标准四民主一公开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制度、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社区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标准化;通过公开招聘、组织选拔、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形式,建立了一支3800多人组成的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二是城乡社区建设协调开展。通过把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效劳内容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广泛建立各类活动场所、效劳工程,倡导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使农村居民同样享有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把村民自治经验引入城市,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能力,城乡一体、上下联动的社区建设格局根本形成。三是社区阵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XX县区社区办公和效劳用房平均面积达874平方米,办公设施活动设施根本配套;农村社区全面启动“十个一〞根底设施达标建设,有163个社区已达标,农村社区用房平均到达了202300平方米,社区卫生效劳站、综合治理“五位一体〞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室外健身路径、篮球场等根本实现了全覆盖,农村社区根底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是社区效劳功能不断完善。以生活类效劳、行政监督、养老为重点的12345效劳热线把社区效劳功能向全市推广普及,全面推行一站式效劳,建立15分钟便民效劳圈,方便群众办事。医疗卫生、劳动保障、警务治安、环境卫生、平安健康、权益保护、残疾康复、慈善爱心超市、农技推广应用等工作比较到位,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明显增强。五是特色社区不断涌现。以创立“星级和谐社区〞为抓手,按照组织队伍、硬件设施、社区效劳等2023大项38个子项的要求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考评,全市评选星级社区161个,占社区总数的60%。建成韩山、元丰、东湖苑、永联等一批新型社区,同时创立出一批“敬老社区〞、“健康社区〞、“绿色社区〞、“双拥社区〞、“民主自治示范社区〞等特色社区,社区建设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更加标准。 我市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推进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社区效劳,特别是在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的剧烈竞争中,我市的优势并不明显,在一些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还存在不少显性矛盾和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存在问题 1.社区概念模糊,管理体制不顺畅。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178个村和20233个社区居委会(其中24个村居合一),另有2个场(稻麦良种场、畜禽良种场)、7个社区(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7个工区)和1个居委会(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没有进行社区居委改革)。调研发现,在实际管理中,形式多样,比较复杂,除了以往统计上一直比较明确的24个村居合一之外,金港镇的北荫村与学前社区村居合一特征比较明显,除此之外,另发现杨舍镇、乐余镇对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管理方式自行进行了调整,乐余镇将2对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合并,共用办公效劳场所(乐余村与乐余社区、东风村与东沙社区)。杨舍镇那么推行村兼管社区居委会做法,如实行了南庄村兼管南湖苑社区、棋杆村兼管东兴苑社区、河北村兼管北海社区、七里庙村兼管景巷社区、老宅村(老宅社区居委会)兼管新农社区。杨舍镇还有3个社区居委会各由几个村联合管理(江帆社区由农联村牵头,范庄、斜桥、西闸、仓基五村合管;悦盛社区由陈东庄村牵头,杨港、田垛里、七里庙四村合管;白鹿社区由百桥村牵头,与七里庙村合管)。社区管理模式不同,出现了概念混淆、职责不清现象。 2.根底设施薄弱,效劳功能不到位。 从2023年起,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社区“十个一〞达标建设,推动完善社区功能,三年来,全市已有163个村(居)完成达标建设,农村社区用房平均到达了202300平方米,农村社区根底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通过调研了解,全市仍有57个村(社区)由于受资金、土地等因素制约,还没有完成“十个一〞建设,塘桥镇欧桥村可支配收入620万元,完全有能力建好社区,但因受土地原因制约,社区设施建设落后;塘桥镇花园村情况那么完全相反,有可用的土地,但村级经济困难,每年村倒挂资金200多万元,社区建设举步维艰。这些村(社区)的行政办事、公共效劳、医疗保障、文化活动、商贸效劳、警务治安等没有固定场所,老百姓还不能象其他社区一样拥有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效劳活动设施,社会公共效劳没有平台,社区效劳、文体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我市现有XX县区社区32个,分别归属于杨舍镇四个街道。虽然经过市、镇两级的不懈努力,社区平均用房面积从2022年的缺乏2023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874平方米,但xx区大局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依然紧张,设施落后。32个城市社区中47%的社区用房没有到达日常用房标准,11个社区用房面积在180平方米以下,其中120平方米以下有6个。城西街道9个社区居委会,5个居委会办公条件较差。在新建社区中,明珠社区、体育社区至今没有自己的办公用房。振丰、体育、明珠社区都借用其他社区办公,居民找社区办事很费周折,更谈不上为民提供便捷的效劳了。 目前我市的社区用房与周边县市差距较大。xx市城市社区公共效劳中心面积必须达202300平方米以上,其中老居住小区社区公共效劳中心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集中居住型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效劳中心面积必须到达2022平方米以上,新建的农村社区公共效劳中心面积必须1200平方米以上,改造的农村社区公共效劳中心面积必须达202300平方米以上。xx区新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不少于800平方米。xx市的城市社区用房每百户40平方米(全国标准20平方米、苏州要求30平方米,按社区2500户计用房即到达202300平方米)。xx市202223年底农村社区效劳中心平均面积1316平方米。xx市规定村级可用财力超过200万元的村,社区综合效劳用房面积不得低于2022平方米,村级可用财力超过20230万元的村,社区综合效劳用房不低于202300平方米。 3.社区经费缺乏,工作人员没配备。 社区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社会事务,投入的人力物力逐年增加,但经费保障和财力增量缺乏长期困扰着社区居委会,社区干部为千方百计筹措办公活动经费,承担压力相当大。如:金港镇原军民村,2022年因保税区扩建需要,全村整体搬迁,撤消村民委员会,其中500个村民落户到元丰社区,1300个村民被安置到其他社区。有的地方,因社区经费缺乏,将任务压到所在村头上。杨舍镇的街道根本上由村兼并管理,社区经费缺乏由村财力弥补。杨舍镇原横河里村撤村划归城北街道,政府拨付街道的经费不够,每年村补差给街道70万元左右(06年和2023年分别为74万元和67万元)。另外,城郊13个社区的管理,杨舍镇采用“三属地一统一〞的管理方法,如江帆社区的大局部居民是由农联村、范庄村、斜桥村、西闸村、仓基村的村民拆迁安置组成,江帆社区就由这5个村共同负担,并由农联村牵头管理。202223年度XX县区四个街道用于人员工资、办公、保洁、基建等经费总支出2372.95万元,市财政拨400万元、镇财政拨1182.45万元、街道其他收入487.5万元,缺口303万元。 调研中大家共同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市委、市政府明确各镇(区)设立社区办,加强镇级社区管理力量。杨舍镇第一个成立独立的社管办,在一段时期内,杨舍镇的社区建设为全市作出了示范,但在202223年机关中层岗位竟聘时,由于镇机构中没有社管办这个岗位设置,只能将社管办撤销,社区管理工作改由宣传办兼管,关系变复杂。锦丰镇是第二个成立社管办并保持正常运转的唯一乡镇,无论是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效劳,锦丰都是首屈一指。其他各镇(区)社区建设工作均由民政办公室兼带,力量薄弱、职责不专,工作相对被动、差距比较明显。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工作千头万绪,靠工作繁杂的民政办代管是无法实现创新、提高的,希望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明确各镇机关机构中的社区建设岗位和人员编制问题,让社区工作者能够专心致志,建好社区,管好社区。同时希望尽快理xx区社区的经费关系,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4.小区存在漏管,公共效劳不明确。 调研发现,目前XX县区成片开发的新建住宅小区大都没有移交社区管理,如城西万红五村、都市新海岸、万红别墅、今日家园、金城花园、苏华新村等,江南水庄、城市绿洲、圣淘沙、南苑五村、丽景华都等小区早已根本住满,但至今没有组建社区居委会,漏管情况相当严重。城南街道组建于2023年,现有6个社区居委会,近几年新开发小区5个,应纳入管理对象约1万多户,目前都处漏管状态。这种情况在全市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新建小区的监管体制不标准、配套设施不完善、移交内容不明确、移交管理不顺利。虽然规划上明确要求开发商要提供社区用房,但没明确是否无偿提供,新建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活动用房得不到有效保障,社区居委会难以及时建立,即使建立了工作也难以正常开展。如丽景华都会所早已建好,但一直未移交城南街道用作社区用房;新建的明珠社区两个楼盘一直未移交,社区只能租房。 从调研的情况看,社区居委会以行政事务为主,目前根本上是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的行政序列组织。街道、社区普遍存在“五个多〞:一是牌子多,不少社区门前或墙面上挂满了大小不等的各种牌子,最多的达37块。二是证明多,社区干部每天要为难面对名目繁多的合法和不合法的各种办证证明。三是台帐多,按照各个部门的布置,台帐多达86项228本,平均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要编制28.5本台帐。四是创立多,社区要应付各式各样的创立:“学习型社区〞、“先锋社区〞、“绿色生态社区〞、“文明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禁毒社区〞、“健康社区〞、“科普社区〞、“青年文明社区〞、“敬老社区〞等25项大型示范创立活动,涉及18个单位和部门,其中有一些创立奖励的仅8项。五是考核验收多,部门工作进社区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随着社区地位的日益凸显,职能部门纷纷将自身的工作延伸到社区,不断给社区下达任务、布置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方案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管卫生、宣传、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民政、社保、医保、再就业、老龄、关工、司法、民调、信访、平安生产、消防、侨务、统战、消协、人防、宗教、红十会等20230多项行政性事务。除杨舍镇配有社区计生、城管协管员,劳动社保局配有少量人员经费外,大多数进社区的工作没有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调研中,镇、街道、社区普遍认为目前最占据社区精力的是做台帐,最困扰他们的是应付的工作太多,最为难的是想管的事管不了,最大的困难是经费问题,最希望解决的是理顺工作关系,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希望给社区一个自治的空间,让社区居委会有时间、有能力真正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好事。街道、社区提出的要求反映出当前社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当前社区民主自治环境不佳、社区与政府机关的工作关系不顺、公共效劳准公共效劳和社会效劳界限不清、职责不明,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困扰社区正常工作、阻碍社区建设正常开展的症结所在。 二、几点建议 1.调整社区设置模式,理顺社区管理体制。要重新定位城乡社区概念,对我市原城乡社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