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84831

大小:19.84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基层 公共 就业 服务体系 调研 报告
关于县基层公共就业效劳体系调研报告 健全和完善公共效劳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实现政府行政体制转型,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效劳型政府转变的连接点。就业公共效劳体系的实体主要包括:就业效劳管理、公共职业介绍(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公共就业培训、基层平台。承担着政府实施就业管理和公共就业效劳的重要职能,具体包括负责实施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失业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再就业资金,组织落实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效劳、就业培训、创业效劳、失业保险经办、就业援助等工作。为更好的健全和完善xx县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全局对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效劳体系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和成效 “十一五〞以来,xx县积极贯彻就业促进法,切实加强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开展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效劳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大力拓展公共效劳功能,全面提升了各级公共就业效劳机构的效劳质量和效劳水平,逐步朝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效劳体系迈进,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公共就业效劳机构17个,基层平台共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9人。公共就业效劳机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促进就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截止2023年底,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381个,帮扶2653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02342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0笔,贷款金额1800万元;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365人,创业带动就业1543人。开展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1462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535人;创业培训5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37人。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527人,其中:劳动保障部门有组织转移输出4651人,累计转移输出2023.71万人,创劳务收入9.24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缺乏依然是制约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建设的瓶颈。 虽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xx县已初步构建了县、街道社区、乡镇多级公共就业效劳体系,但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少、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许多一线效劳主要靠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难于满足社会对公共就业效劳的需求。同时,在公共就业效劳不能收费的情况下,目前公共效劳总体投入普遍缺乏,公共就业效劳所需资金未能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列入财政预算。 (二)体制性障碍还在影响公共就业效劳体系进一步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由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分别管理的工作体系,在管理制度、效劳标准等方面差异明显,特别是由于身份界限导致的人员流动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影响了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公共就业效劳的标准实施。目前,就业效劳机构、人才效劳机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等还存在对象分割、体制分割、信息与效劳相对分割的状态,难以为城乡各层次劳动者提供均等化就业效劳,降低了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效率。虽然机构改革为公共就业效劳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但建立完善统一的效劳制度和效劳体系,形成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还需进一步努力,还需彻底破除体制障碍。 (三)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一是城乡基层平台建设不平衡。目前乡镇公共就业效劳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普遍存在建设还不够完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效劳内涵等各项效劳内容都有待改进等问题,特别是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尚未完全建成,效劳场所、设施配备不齐,公共就业效劳信息网络建设未能实现向村的覆盖,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效劳还不够细致、到位。二是对城乡基层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上有所缺乏。近几年来,上级财政部门通过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社区平台的建设。但反观,乡镇、村一级的就业效劳平台,却未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扶持,有失均衡。三是城乡公共就业效劳不对称。由于当前城乡就业政策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劳动者在获得就业时机、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待遇、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享受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效劳方面不均等,影响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推进。 三、建议及对策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就业促进法对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全面建立以公共就业管理机构为主导,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就业培训机构等工作机构为依托,以基层平台为根底,形成管理一体,分工有序,上下连贯,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效劳体系;以就业效劳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为标准,以人本效劳为核心,以促进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和充分就业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健全体系、完善制度、优化效劳,发挥公共就业效劳机构在城乡就业工作中的根底作用。 (二)根本原那么 一是统一规划的原那么。明确公共就业效劳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按照公共就业效劳体系所涵盖的管理机构、工作机构、基层平台三类机构的组织架构,以及三类机构间的指导与实施、管理与效劳、合并与分立的总体要求,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并以此为根底,逐步标准调整到位。 二是分步实施的原那么。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整合为契机,首先从就业管理机构的整合入手,明确管理机构的名称、职责和参公管理性质,合理解决编制数和财政保障问题,在此根底上,逐步将职能相近的各类工作机构和效劳实体整合加强,实行一体化运作。 三是突出重点的原那么。以各级就业管理机构为组织实施部门,在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的同时,以建立完善村级平台为重点,制定总体目标和年度实施方案,确保“十二五〞期间基层平台建设到达一定的水平。 (三)主要措施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全面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以此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效劳体系。 1、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效劳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平台和加快推进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明确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落实村级劳动保障效劳站机构、编制和资金,合理配置工作人员。 2、加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是提升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效劳水平,对效劳场所、效劳功能,效劳制度,效劳内容等提出具体的建设要求,形成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创新效劳方式。在完成公共就业效劳任务、开展现有根本效劳工程的根底上,适应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大力拓展新的效劳工程,开展市场化的延伸效劳。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一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根底设施投入力度,壮大培训规模,做到实训场所与培训专业设置匹配,教学、实训设备先进、齐全。二是实行工程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劳务品牌,有针对性开设专业,重点开设高端职业和技能、新兴职业和技能、长周期技能、前瞻性技能等特点的专业。实行培训与就业对接,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结业率、鉴定合格率、培训就业率和稳定就业率。 4、加强公共就业效劳信息网络建设。一是实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以城市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效劳信息网络,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公共就业效劳信息网络。采取典型示范、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给予适当补助。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效劳根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摸清城乡各类人力资源的根本状况并动态维护,为政府进行就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以此为根底,扩展就业信息覆盖范围,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三是完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就业效劳与失业保险根底信息库,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即时传输和共享。 5、加强公共就业效劳制度建设。一是实施专项效劳制度。公共就业效劳机构在相对集中的时期内,按照统一要求,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效劳对象提供全方位、分层次、专业化的就业效劳。二是实施就业援助制度。重点依托基层效劳平台,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扶持政策,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即时的岗位援助。三是实施信息效劳制度。在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效劳信息网络的根底上,实行统一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为社会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效劳。 6、加强公共就业效劳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加速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二是统一公共就业效劳标准,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守那么、效劳准那么,统一效劳行为、统一效劳用语、统一挂牌上岗;强化效劳管理,完善效劳内容、理顺效劳流程、优化效劳环境、提高效劳效率,不断标准从业人员的效劳行为,提升效劳质量。三是切实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其素质,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绩优的公共就业效劳人员队伍。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