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直线运动类型:复习课目的要求:熟知运动量描述的物理意义,牢固掌握公式,灵活运用规律结论,正确使用图象,能画出合理的情境草图,分析求解物理问题重点难点:教具:过程及内容:描述运动的根本概念根底知识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二、参照物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三、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四、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六、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S/t,单位:m/s,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V0+V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七、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ABV0V0a1a2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八、加速度1、速度的变化:△V=Vt-V0,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是矢量2、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a=ΔV/Δt,单位: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相同.3、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在直线运动中,假设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假设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②大小关系:V、△V、a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规律方法1、灵活选取参照物【例1】甲、乙两辆汽车以相同的恒定速度直线前进,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上的人A和乙车上的人B各用石子瞄准对方,以相对自身为v0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射击对方,假设不考虑石子的竖直下落,那么A、A先被击中;B、B先被击中;C、两同时被击中;D、可以击中B而不能击中A;解析:由于两车都以相同而恒的速度运动,假设以车为参照物,那么两石子做的是速度相同的匀速运动,故应同时被击中,答案C说明: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以相对速度求解有时会更方便。【例2】如以下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长为L的木板B的右端放一小物体A,开始时A、B静止。同时给予A、B相同的速率v0,使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A、B相对运动的过程中,A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a1,B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为a2,a2<a1,要使A滑到B的左端时恰好不滑下,v0为多少?解析:A滑到B左端恰不滑下即A、B相对静止,选取B为参照物,A对B的初速为2v0,向左,加速度向右,大小为〔a2+a1〕,减速至零,A对B的位移为L,那么由vt2-v02=2as得〔2v0〕2=2〔a1+a2〕L,即v0=√(a1+a2)L22、明确位移与路程的关系【例3】关于路程与位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解析:位移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