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第20课时八下文言文二课堂讲本课件.ppt
下载文档

ID:6688

大小:5.64MB

页数:58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1-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考 语文 20 课时 文言文 课堂 课件 20210916174
第第20课时课时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二二)目录目录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0202 0101 作品梳理作品梳理 0101 作品梳理作品梳理 第第2626篇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第第2727篇篇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第第2828篇篇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第第2929篇篇 马说马说 第26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庄子秋水秋水【注释注释】濠濠(hoho)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鲦凤阳。鲦(tiotio)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全:完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全:完全,完备。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子曰全,完备。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等等。文意理解文意理解 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把惠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摆脱了惠子的追问。庄子的机智跃然纸上。摆脱了惠子的追问。庄子的机智跃然纸上。作品主旨作品主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写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在濠写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进行了辩论,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进行了辩论,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展现了两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敏捷。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采用对话的形式。采用对话的形式。2精彩的论辩艺术。精彩的论辩艺术。3笔法轻松,机智幽默。笔法轻松,机智幽默。第27篇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2019年与课外文言文以对比形式考查年与课外文言文以对比形式考查)礼记礼记学记学记【注释注释】虽:即使。嘉肴:精美的菜肴。旨:味美。虽:即使。嘉肴:精美的菜肴。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是故:因此。困:困惑。至道:最好的道理。是故:因此。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自强:自己督促自己。教学相长:自反:自我反思。自强:自己督促自己。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礼记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文意理解文意理解 1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讲“嘉肴”,指出“弗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讲“嘉肴”,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列举“学”与“教”所产生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用尚书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中的话印证观点。2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候,可以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 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然后“自强”。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然后“自强”。作品主旨作品主旨 本文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教与学的关本文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系,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脉络顺畅。思路清晰,脉络顺畅。2语言节奏感强,朗朗上口。语言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第28篇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记 礼运礼运 【注释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是,表判断。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是,表判断。与:同“举”。修:培养。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同“举”。修:培养。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父母。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父母。不独子其子: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终:终老,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终:终老,终其天年。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终其天年。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者,的的人。分:职人。分:职分,职守。分,职守。!归:女子出嫁。归:女子出嫁。于:在。于:在。#是故:因此。是故:因此。$乱:乱:指作乱。指作乱。%贼:指害人。贼:指害人。作:兴起。作:兴起。&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闭:用门闩插上。闭:用门闩插上。(谓:叫作、称作。谓:叫作、称作。)大同:指理想社会。大同:指理想社会。文意理解文意理解 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作品主旨作品主旨 文章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文章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运用排比修辞。排比句的功能主要是造成铺排效果,增运用排比修辞。排比句的功能主要是造成铺排效果,增强气势。强气势。第29篇 马马 说说 唐唐 韩愈韩愈 【注释注释】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祗相马。祗(zhzh):同:同“衹衹(只只)”,只、仅。辱:辱没。奴,只、仅。辱:辱没。奴隶人:奴仆。之:的。骈死:隶人:奴仆。之:的。骈死:(和普通马和普通马)一同死。槽一同死。槽枥:马槽。称:著称。枥:马槽。称:著称。【注释注释】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一食:吃一次。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马。一食:吃一次。或:有时。尽:这里用作动词,吃完。粟:这里泛指或:有时。尽:这里用作动词,吃完。粟:这里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s s):同“饲”,: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其:指千里马。是:这样的。能:才能。其:指千里马。是:这样的。能:才能。!见:同见:同“现”。“现”。且:犹,尚且。且:犹,尚且。#欲:想要。欲:想要。$等:等同,一样。等:等同,一样。%不可得:做不到。不可得:做不到。安:怎么,哪里。安:怎么,哪里。【注释注释】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之:代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之:代词,指千里马。不以其道:指不按照词,指千里马。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正确方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鸣:鸣叫。通其意:方法。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鸣:鸣叫。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执策:拿着马鞭。呜呼:表示叹息,相通晓它的意思。执策:拿着马鞭。呜呼:表示叹息,相当于“唉”。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当于“唉”。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意理解文意理解 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千里马千里马人才;伯乐人才;伯乐善于发现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和选用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2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感。【见教材八下见教材八下P123“思考探究”第一题思考探究”第一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或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或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3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或才能;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或才能;(2)后天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种;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种;(3)要能遇到善于识人要能遇到善于识人才的伯乐。才的伯乐。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示例: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示例: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竞争激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识的人才。国家应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 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人才也不应屈服于现实,应有“不用扬鞭重用人才。人才也不应屈服于现实,应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寻求机会,展示才华。自奋蹄”的精神,寻求机会,展示才华。作品主旨作品主旨 全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全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乐,把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托物寓意。2条理清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