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政协定西市委员会关于视察全市城镇建设情况的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55140

大小:21.60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政协 定西市 委员会 关于 视察 全市 城镇 建设 情况 报告
政协定西市委员会关于视察全市城镇建设情况的报告 政协定西市委员会 关于视察全市城镇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委、市政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政协三届五次主席会议的决定,市政协组织局部委员对全市城镇建设进行了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6月28日,参加市政协三届三次常委会议的常委、局部市政协委员、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政协机关干部,在成柏恒主席带着下,冒雨视察了定西XX县区政府北路及桥、集中供热点、阳光馨苑保障性住房小区、市行政中心综合办公楼、文化艺术中心及博览中心、定西湖及大小碱沟绿地景观、关川河翻板坝及景观带、市医院搬迁工程、安定区保障性住房、定西电大、生态园、体育场馆、游泳馆、天庆大酒店等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情况。7月11日至12日,市政协又组织在市区的经济、工商联、文化等界别委员,并邀请局部专家学者参加,共60多人,在副主席丁寿亭、吴丙申、梁笑玉、杨发升和秘书长段习文带着下,视察了XX县区首阳镇中药材交易市场、XX县区道路建设工程、河畔家园保障性住房建设、XX县区集中供热工程、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渭州九年制学校、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渭滨家园保障性住房建设、龙宫步行街建设,以及XX县区榜罗会议纪念馆、XX县区道路改扩建工程、工业集中区、XX县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XX县区集中供热工程、秦嘉徐淑公园、温泉路中学、保障性住房建设、县体育馆建设、温泉城及书画长廊建设等。在通渭视察结束后,秘书长段习文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XX县区、XX县区城镇建设情况介绍,有8位委员结合视察情况做了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吴丙申副主席代表市政协作了讲话,对XX县区和XX县区城镇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政协委员继续关注全市城镇建设,对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及广阔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积极为全市城镇建设建言献策。 经过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的总体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把加强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开展方式、促进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以打造“五XX县区〞为目标,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规划编制、明确开展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工程建设,实施科学管理、净化美化环境,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宜居水平显著提高。委员们对定西城乡发生的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十分快乐,对定西开展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委员们认为,在XX县区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大手笔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工程多、投入大、速度快、定位高、配套全,整体框架根本成形,正进入加速开展、水平提升、功能完善的新阶段;XX县区城镇建设在完善规划、土地拍卖、经营城市等方面为全市带了个好头,产业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经过多年建设,已呈现出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雏形;XX县区城镇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力度很大、进展很快,布局比较合理,文化气氛浓厚,独具书画之乡魅力。 委员们指出,纵向看,全市城镇建设快速开展,成效显著,令人鼓舞。但由于我市自然条件差、经济水平低、财政困难等原因,与全国、全省的总体水平相比,我市城镇建设仍然有很大差距。一是城镇化率低。2023年,全国、全省城镇化率分别为51%和36%,而我市城镇化率仅为24.4%,分别低26.6和11.6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划体系还不完善。对根底设施规划比较重视,而停车场、防洪、防空等规划缺乏;规划变更比较随意,执行规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城镇建设的欠账还很多。城镇建设投入严重缺乏,背街小巷的棚户区大量存在,旧城改造的任务繁重。四是公共效劳设施配套还很不齐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才开始起步,学校、医院的配套与居民需求之间差距较大,上学难、看病难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五是城镇的特色还不够鲜明。文化提升工程还没有真正打造出来,旅游、文化还没有形成产业。六是城镇管理相对滞后。管理水平较低,方式粗放,破坏城镇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城镇支柱产业培育不够。工业企业少,吸纳就业的能力弱,对农民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这些问题,委员们建议: 一、编制比较完整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并使规划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要邀请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编制规划,防止今天的规划变成明天开展的障碍。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得到很好的落实,严格按规划建设,不得随意变更,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要根据城镇的开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编制区域功能规划。区域功能规划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城市规划区域与用地规划的同期审批规模不相一致,主要表达了城市规划的相对超前性与土地利用从紧从严政策之间的矛盾,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二是超前编制城市交通规划。目前市县区城市交通的共性问题是车多路窄,交通不畅,这种表象的背后一方面是道路布局不大合理,另一方面是停车场所的严重缺失。因此城市交通规划重点是路网布局的合理性,过境交通的必要性,并且要根据道路两侧的地块用途和交通流量,有预见性的设臵路幅宽度,合理施划停车泊位和停车场。三要科学编制根底设施建设规划。主要是供水、供电、雨排污排、通讯、供热等。控规阶段的开发强度、建筑密度,特别是组团用地性质一经确定,必须从严执行,切忌调整。四要重视环境规划编制。要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山、河、水等自然资源,通过设计城市生态公园、绿化带、专用绿地等,人为地干预和美化城市环境。五要加强城镇防灾规划编制。5〃12大地震和5〃2023XX县区特大洪灾警示我们,要重视抗震、防洪规划,特别是防洪规划普遍缺乏,亟待完善。六要有战略眼光,超前谋划,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开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重点形成市区——县城——重点镇的一体化开展格局。 二、加快优势产业培育和工业开展,为城镇建设提供动力源泉。一要坚持以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建好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力求“园区〞、“基地〞与“XX县区〞相融合,互促进。要把工业园区作为XX县区的组成局部,整体规划,协调推进,重点培育。二要抓工程储藏,增强开展后劲。要充分结合全市资源和产业优势,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土地、环保、规划、贷款等前期工作,尽最大可能促进有开展前景的重点工程尽早到达申报、审批条件,切实做好工业工程储藏工作,增强工业开展的后劲。三要扭住重点工程不放,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今年确定的113个工业开展十大行动方案重点工程建设,力促尽早建成投产。四要健全完善融资效劳平台,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培育企业上市步伐,积极争取省级“银政投〞工程,探索市级“银政投〞融资效劳平台,稳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增强企业开展后劲。五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整合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瞄准省内外大型企业的扩能方案和投资意向,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工程,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 三、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建的多元投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城镇投融资制度,建立多元的投资、融资体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镇根底设施建设。一要出台吸纳民间资本投入根底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政策措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那么,允许通过拍卖、租赁、转让、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收费制度,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要加强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的帮扶政策和省上对我市的倾斜支持政策,加大工程申报争取,加快城镇根底设施建设,畅通道路,完善给排水、通讯、电力等配臵,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城镇的市政效劳功能。 四、建立健全六种机制,进一步强化城镇管理。一要建立城镇管理目标责任制。通过目标责任制把城市纵向管理链和横向管理链连结起来,构造一张可测量、可控制、可监督的城市管理网,消除城镇管理上的职责不清、相互扯皮、交叉管理和管理黑洞。二要建立城镇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政府主导,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城镇管理机制,实行城镇管理市民听证制度,让市民从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参与城镇管理。建立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组成的城镇管理咨询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择优配臵社会民意和社会智力,实现城镇管理的社会化。三是建立城镇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顾客至上意识,通过委托、招标、租赁、承包等形式,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社区和民营机构。环卫、市政、园林的养护实行企业化管理,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承担市政设施的招标、监理、鉴定等专业性工作。四要建立城镇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城镇管理的效率指标、效益指标和百姓满意度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五要建立全方位的城镇管理监督机制。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投诉 、投诉信箱和群众接待日,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利用报纸、播送、电视、互联网等群众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六要建立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城镇管理作业机制。 五、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及配套制度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加速向城镇聚集。一要结合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撤除城乡分割的樊篱,加快推进户籍管理改革,鼓励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保障性住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原有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农民融入城镇,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二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区效劳,努力为进城农民创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六、进一步加强绿化工作,建设生态宜居城镇。一要加强XX县区绿化。充分利用引洮工程即将建成通水的机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充分保护和利用好XX县区现有的山、河、湖、林等自然资源,搞好生态绿化,把树林引入城市,让花园进入社区,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努力增加城镇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二要加强面山绿化。加强重点区域和造林难度较大地块的造林绿化和提升改造工作,特别要在树种选择上下功夫,总结多年来造林绿化的经验,选择速生抗旱的油松、侧柏、云杉、文冠果、山毛桃、榆树、柠条、沙棘等乡土树种,并适量引进樟子松、五角枫、臭椿、毛白杨、紫丁香、榆叶梅、珍珠梅等能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逐步实现树种的多样化、色彩化。 七、充分表达地域文化,建设特色魅力城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定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城镇规划范围内有许多古建筑很有地域文化特色,要努力挖掘,形成特色。在城镇建设的改、拆、扩、建过程中,一方面要加以区分,不能一拆了之,对其中典型建筑要加强保护;另一方面要在城镇的街道、小区、机关单位、广场、桥梁等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表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定西的历史,不要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记忆。 特此报告。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