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卫生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加快卫生信息化进程助推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推进的“八大中心〞建设之一。要有效增强我市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吸纳集聚功能,就必须加快推进适应现代医疗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效劳、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展现状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好根底,主要表达在:信息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网络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根底,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医疗效劳信息化应用有所推进,社区卫生效劳和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程加快。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展不平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但是局部地区和单位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缺乏,卫生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广阔群众医疗卫生效劳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管理的需要。二是存在“网通〞而“信息不通〞的问题。以市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专网已建立,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难以资源共享。如2023年以来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00万余份,但实际应用较少。同时存在大量手工填报数据及重复采集信息现象。三是资金投入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省市已拨款近2023万元用于卫生数据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平台建设,但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筹的、经常性的工程管理和经费安排保障。二、三级医院信息化所需资金绝大局部是自行筹措,由于难以获取直接经济回报,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第2页共3页四是卫生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充分。我委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等群体的调查显示,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0%、20.3%和9.6%,对于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医疗平安、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群众参与信息化实效体验时机偏少,尤其对老年患者等亟需优良效劳的群体还缺少人性化设计。五是卫生信息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整体数量少、高级人才奇缺和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市卫生信息中心仅有计算机、卫生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他基层医疗和管理机构多是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