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关于协保党员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如何加强“协保党员〞的管理,理顺党组织关系,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党员管理的一个紧迫课题。为此,我们从x年开始就进行了研究探索,经过几年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许多基层党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了适应企业改革开展的要求,更好地加强“协保党员〞的管理。今年,我们又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几年来实践与探索的根底上,提出“加强‘协保党员’的管理建议〞。一、目前,“协保党员〞管理的根本情况截止x年底,工业系统的党员总数为x名,其中在岗党员x名,不在岗党员x名。在x名不在岗的党员中,除x名离退休党员外,有x名协保党员,占不在岗党员总数的25.5%和下岗党员的64.4%。在这些“协保党员〞中,生产工人占46%;专业技术人员占21%;管理人员占19%。从“协保党员〞的年龄分析,36~50岁的占64%;51岁以上的占35%;35岁以下的只占1%。从文化程度分析,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3.7%;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7.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这些“协保党员〞主要分布在轻工、电气、华谊、纺织等传统产业。由此可见,“协保党员〞队伍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懂技术或会管理的为数不多,观念比较陈旧,竞争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对“协保党员〞的管理,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而且是确保企业和社会“改革、开展、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对于“协保党员〞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管理机构的变化,使基层党组织对“协保党员〞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前几年,各集团公司都建立了“再就业效劳中心〞,企业专门成立了安置办,职工下岗进入“再就业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企业安置办专门安置与管理下第2页共5页岗职工。同时,基层党组织设立“中心〞(或安置办)党支部,“协保党员〞一般都编入“中心〞(或安置办)党支部,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心〞和安置办相继撤销,相关的党支部也同时撤销。企业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协保党员〞,其组织关系暂时挂在企业党委的组织科。这样的变化,必然影响“协保党员〞的管理。尤其是随着“中心〞的撤销,“协保党员〞的人数在进一步增加,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