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体会:奋斗进取迎明天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着全国各族人民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翻开十七大报告,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保,随处都可找到民生话题,表达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蓝图景清晰显现。小康内涵更丰富。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新世纪头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中国人口众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固然可以说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开展中分享的成果。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说明开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约856美元。如果2023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到达3500美元左右。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首次超过1000美元,在短短的4年内于2023年又超过2022美元。应该说,这一目标是建立在坚实可靠根底上的,实现这一目标很“有把握。人均〞一词是十七大首次提出,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社会建设更重视。必须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效劳,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中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彰显了共产党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做到开展为了人民、开展依靠人民、开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铮铮誓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开展成“果全民共享〞,最要紧的就是以民生为核心,致力于解决开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住有所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安定等诸多问题,报告对此均有明确阐述,亦有更多措施。“一体化〞实惠多。在过去的5年中,从免除农业税、到实行种粮直补;从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到师范生免费;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构建农村“医保,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