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医疗纠纷预防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开展、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大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加之各类社会矛盾的影响,直接导致医疗纠纷的频发。患方家属往往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拉横幅、停尸要挟、无理缠诉、寻衅滋事、威胁殴打医务人员等偏激手段,甚至到党委、政府“闹访〞等非法行为进行“维权〞。如何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群众看病就医正常秩序已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笔者结合xxxx省xxxx县医疗纠纷现状,浅述加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的几点思考。xxxx县医疗纠纷现状分析医疗纠纷数量及赔偿金额逐年上升。近3年来,xxxx县共发生并调处医疗纠纷80起,其中赔偿金额2023万元以上5起,5万元以上的25起。经医疗事故鉴定为医疗事故3起,占3.75%;经法院调解或判决2023起,占12.5%;经第三方调解机构(县医调中心)调解9起,占11.25%;双方协商或行政调解61起,占76.25%。医患纠纷的类型和态势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出现新的变化,非医疗事故因素引发的纠纷增多,主要表现在医院有过错或缺乏但未构成医疗事故,未产生不良后果的案例增加;因交通事故、工伤伤害等其他社会矛盾转化而发生的医疗纠纷增多;因效劳态度、诊疗过程不满意等与医疗技术无直接关系的医疗纠纷增多。纠纷发生后患方往往提出过高要求并不按正常渠道表达诉求,得不到满足便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拉横幅、停尸要挟、无理缠诉、寻衅滋事、威胁殴打医务人员等偏激手段,甚至到县委、县政府“闹访〞等非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消耗大量的精力组织协调,患者坚决不同意按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政府也只能疲于应付,工作被动,最后助长了“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的现象。医疗纠纷的影响和后果日趋严重。医疗纠纷发生引发的“医闹〞事件,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影响社会治安,助长违法行为,为社会稳定埋下第2页共5页隐患。同时,使得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最终导致医务人员因防范心理从而降低为开展医疗技术而开展的探索性工作,对医学技术的开展和提高影响较大,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医疗纠纷频发的原因分析患方对医疗过程的预期过高。社会科技的开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加上个别医院及医务人员为招揽业务夸大宣传,容易让患方产生“进医院就能治好病〞的想法,对医院的期待过高。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并不是“患方交钱医方就能治好病人〞的简单过程,往往会出现手术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