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医疗纠纷报告及分析整改工作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疗平安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诊疗护理行为,躲避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一、建立医疗纠纷领导小组组长:张潘玉(院长)副组长:高鹏(副院长)办公室主任李德奎(医务科科长)(兼)成员:王同赞、董桂英、汪胜男、杨卫笑二、医疗纠纷报告的责任人1、医疗纠纷的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负责人;2、医务科(李德奎)三、医疗纠纷报告的程序和时限发生医疗纠纷,不良医疗事件后或可能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医务科科长报告(5分钟内),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副院长和院长报告,并主动向患者通报、解释有关情况,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发生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或导致人身损害后果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我院应当在4小时内向卫生局医政科报告。四、医疗纠纷的内容及要求发生医疗纠纷或不良医疗事件后,责任报告人应将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联系、住址、简要病情、纠纷原因、患方意见等相关信息按照报告程序进行逐级报告,并做好登记留底。医疗纠纷经自行协商解决或经卫生局协商解决后,应当自协商解决或协调解决之日起7日内填写医疗纠纷个案登记表上报市卫生局医政科。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7日内,填写医疗纠纷个案登记表上报市卫生局医政科。并将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填报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统计表上报市卫生局医政科。第2页共10页五、医疗纠纷的责任追究1、对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事故的医疗纠纷或未构成医疗事故但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存在医疗过错(过失)行为,依据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本院的奖惩规定等对责任科室和当事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对责任人、责任科室予以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扣除相应奖金和经济处分。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直接责任人延聘技术职称,直至撤消执业证书并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2、对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经医疗评议存在医疗缺陷或医疗过错(过失)的纠纷,本院可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结合相关制度,对责任科室和当事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对责任人、责任科室予以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