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预案1、发生医疗过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医务部口头报告,随后应将时间、经过、性质、处理意见,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医务部。2、医疗过失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3、事件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组织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部可派人协助解决。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病员或家属,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洽谈不应使矛盾激化。如矛盾已经激化,应迅速通知医务部、院领导协调处理,必要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维持正常医疗秩序。5、如需提交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件,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由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6、相关责任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部备案。7、各科室都应建立过失事故登记制度,建立过失事故登记本,对已发生的过失事故应组织认真讨论,做好记录,总结教训,改进工作,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8、发生纠纷后或处理完后要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坚持“三个不放过〞的原那么,即:问题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没有接受教训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9、凡因医疗纠纷发生经济赔偿的,按医院相关文件规定处理。第二篇:医疗过失事故处理程序标准医疗过失(事故)的重点措施一、防范措施1.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执行医疗护理行为,质量监控。2.责任到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3.标准医疗行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4.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常规,操作常规。5.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向患者本人或家属说明患者诊疗情况和可能发生的结果,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6.病重、病危患者应由科主任主持诊疗工作,并向医务科报告,必要时有医务科负责协调工作,包括外请会诊或转院。7.发现医疗过失或事故倾向,应及时有效地制止事态的扩展,做好善后补救工作,并向医务科书面报告,必要时由医务科会同科主任参与调查、处理工作。8.对医疗纠纷,先由主治医师负责接待,及时化解矛盾,并向科主任书面报告。如协调有难度,应逐级调查处理,程序为主治医师→科主任→医务科→院务委员会。9.院办室或医务科接待投诉、来信、来访、工作,负责调查、协调、处理、解释、咨询工作。医疗过失事故处理程序1.执行部门。医务科或院务委员会。2.要求相关科室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及相关材料。3.事件发生(接报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