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农村合作经济开展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迅速开展壮大,x区局部农民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为着力寻找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开展的结合点,实现农村党的建设实践创新与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战略紧密结合,x区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开展经济新机制,努力把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开展创业的战斗堡垒,使农村党员成为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着重抓好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大力培育和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以农户为根底,以党员、致富能手、产业大户为骨干,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富民为目标的新型农村党建工作模式。目前,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其中市级标准化专业合作社7家,省级标准化专业合作社2家,注册资金652.56万元,有农民成员202333个,注册商标12个,带动农户9637余户。联结基地面积2.5万余亩,年销售农产品数量1万余吨,销售产值5500万元。一、主要做法(一)把握大局,实行政治引领。通盘考虑农村产业布局,调整规划农业开展体系。结合农村产业化开展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把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五化〞建设,作为带动全区产业开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并提出“建立一个组织,培育一个产业,开拓一个市场,致富一方群众〞的根本思路和目标。宣传造势,着眼政治引领。整合强势媒体资源,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规、知识的宣传;联合技术性强,群众颇为认可的农林、工商等职能部门,在加强调研与技术推广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道路;注重对普通农民群众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跟踪报道,以群众最为关心的增产增收为宣传主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益,吸引广阔群众积极参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组织融入,创新培育模式。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基层第2页共7页党组织设置形式。针对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经营联合不断涌现的情况,加快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上点上融入党组织的步伐。目前,我区主要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基地+党员+农户〞“支部+专业合作社〞三种融入方式,由支部牵头把党员、专业大户和局部群众组织起来,依据产业优势,创办、领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