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开展调研报告党风廉政开展调研报告党风廉政开展调研报告【1】201X工商局旅游党风廉政开展调研报告县位于中国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全县人口43.9万人,为三峡地区坝上库首第一县。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土、端午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明妃王昭君故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当地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重要产业之一,以三峡工程、高峡平湖和自然风光为依托,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名城,围绕宜旅建设,确立了建设旅游大县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地效劳经济开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全面掌握全县旅游经济开展现状以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地开展,县工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旅游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一、现状及特点县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1998年县城整体搬迁后又紧紧抓住移民搬迁所带来的根底设施大改善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突破性开展旅游经济,旅游开展在三峡库区后来居上。近年来,我县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开展的良好势头,在促进全县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渠道、推动小城镇建设、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县域经济中极富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旅游事业开展备受重视。我县旅游事业的开展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纳入十一五、十二五经济开展纲要,明确力争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旅游综合收入到达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25%。早在县城搬迁规划时,政府按照建设现代城、旅游城、港口城、生态城的要求开展县城建设,着手谋划全县旅游业的开展。县城搬迁以来,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旅游事业的开展,近些年来,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事业,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主体景区,促进了旅游事业的新开展。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1978年至1984年的7年间,我县旅游接待总人数只有10万人,1985年至1997年11年间年最高接待人数为10万人,旅游总收入177万元,创利税13万元,创汇4万美元。县城搬迁以来,我县旅游业得到较快开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X年,我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7%,旅游总收入50066万元,同比增长8.9%;201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旅游综合收入58400万元,同比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