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3篇【篇一】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是国家公共管理效劳“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素质上下、能力大小、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党在基层群众中公信力。近期,中办印发通知对“两学一做〞进行了专项部署,对广阔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近期,笔者就开发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相关问题,深入辖区村庄进行了调查并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一、开发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全区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39个,现有农村党员1530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36名,专职村委会主任8名。近几年,特别是推行“公推直选〞、“四议两公开〞等农村干部选拔、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后,开发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区农村党员干部总数由xx年的179名减少到现在的155名;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和文化结构更趋合理,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由xx年的70名,增加到现在的9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党员干部由xx年的66名增加到目前的20233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部到达高中及以上学历,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懂经济、会经营的“支书+厂长〞、“主任+经理〞型农村优秀人才走上农村党员干部岗位,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二、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做法及存在问题(一)严抓教育管理,推动基层党员素质提升一是丰富学习内容。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专家授课、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到党史纪念馆和监狱开展现场教育等多种方式,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增强了改“四风〞、转作风的行动自觉。二是推行分层次培训。工委集中培训村两委成员,村庄利用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终端对党员和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每年开展党员夏训和冬训两次集中培训活动;村庄普遍建立了“农村党建工作日〞制度,由管区干部负责每月15日召集党员上党课,集中学习上级政策,研究村庄工作。三是边学边改求实效。坚持从严从实、突出问题导向、立足群众满意,认真解决影响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在学习教育中,做到“在学中查、在查中改〞。在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动中,各村庄先后查摆出不严不实问题70多个;另一方面,通过征求意见,收集意见建议160余条。对查摆的作风建设方面问题,进一步压实学习教育责任,强化思想引导,推进作风转变。(二)优化组织领导,推进基层管理效能提升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