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分析常虹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22)06-107-02摘要税收作为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部门,以往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没有充分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税务管理工作质量。事业单位在开展过程中税务风险管理和企业中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没有确保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给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过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新时期,需要事业单位充分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开展。关键词防范措施税务风险管理事业单位当前事业单位在开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全面分析事业单位在开展时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并需要工作人员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全面提高税务风险管理质量,可以有序开展税务工作,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开展。一、分析事业单位开展过程中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时,由于存在不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没有加强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和事业单位缺乏较高专业素养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时产生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税务风险管理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1]。(一)缺乏完善的纳税意识由于事业单位和现代企业在会计核算、收入来源以及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个别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以及领导,只是熟悉预算会计核算和财政预算工作,缺乏较强的依法纳税意识。由于没有足够重视税收政策,导致没有明确应税收入,针对该申报的没有进行申报,需要代扣代缴的并没有进行代扣代缴工作。(二)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税务管理规章制度局部事业单位在制定税务管理制度时,仍然采用以往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和新的财经制度和法规进行有效衔接。针对当前事业单位的开展情况以及我国经济环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阻碍情况,不适用于新时期的事业单位税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循完善税务管理规章制度,只有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才能有序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然而,在当前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税管理制度中,还存在许多的缺乏情况,没有充分发挥出税务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特征,直接影响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质量。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