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管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开展,再加上农业自身的内部结构调整,使农村土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违法占地、侵占耕地、毁坏耕地的现象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耕地建房、未批先用、少批多用、批东建西、一户多基、等违法违规建房现象有所抬头,建房乱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土地管理的一大顽疾。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加大农村建房乱象整治力度,对农村土地的保护,维护农民利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保护土地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结合乡镇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粗浅就如何做好乡镇土地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土地管理现状总体来讲,农村违法违规建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公路沿线建房。随着经济的开展,农村根底设施和村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宅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沿线建房盛行。公路沿线有承包地的,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建房;公路沿线没有承包地的,就用臵换加补偿的方法,换得公路沿线土地建房;有的村民干脆弃耕不种私自买卖公路沿线集体土地获取利润,致使土地违法行为逐步向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扩散。2、居民点分布零散。因缺乏统一规划,农民建房选址随意性很大,多数选择在自家的承包地或交通便利的公路两侧,哪里地势好、交通方便,住宅就建到哪里,形成大量路边店、独家院,居民点分布零散,浪费土地现象严重。3、占用耕地建房。近几年,多数村民喜欢沿公路建房,由于随意性大,宅基地的选择以及住房的朝向、层高、面积等,大量的良田好土被当作宅基地使用,擅自改变了耕地用途,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的数量一直存在。4、一户多基、超占面积。有些农户拥有多处宅基地,农民在新的地点建造住房,又不肯撤除旧房,很多旧房成了破房、危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在农民建住宅的同时,牛栏、猪圈、厕所、柴草房等附属设施随之建设,形成了互相攀比多占土地的不良风气,多数农民宅基地面积都超过了法定标准。5、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不强。基层干部群众土地管理知识缺乏,土地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不强,村民宅基地审批把关不严,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如局部村民误认为土地承包后即依法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另有相当一局部村认为老屋翻建中人不超出原有宅基地范围,无须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村级干部越权批准村民建房,出于对村民急需建房的同情,一些村领导将法律臵于脑后,感情用事,擅自表态越权同意村民建房,好心办坏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