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集应知应会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集应知应会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二〕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局部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迫,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二〕整体感知: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