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一、赵普(一)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使碎裂。(二)一词多义。1.为:(1)寡学术,及为相(做,担任)(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作为)(3)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做,担任)2.以:(1)太祖常劝以读书(拿,用)(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把)(3)普又以其人奏(把)(4)跪而拾之以归(连词,相当于“而〞)3.而:(1)跪而拾之以归(修饰连词)(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转折连词,却)4.之:(1)读之竟日(代词,指书)(2)家人发箧视之(代词,指书箱)(3)跪而拾之以归(代词,指奏牍)5.其:(1)未有其比(代词,他)(2)复奏其人(那)(三)句子翻译1.太祖常劝以读书太祖常常劝他多读书。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他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翻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3.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4.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却能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5.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太祖生气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6.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太祖这才明白过来,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四)理解赵普一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这篇文章通过“阖户启箧取书“碎裂奏牍掷地“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决的意志。文章通〞过“刻苦读书和“举荐人才两件事表现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二、两小儿辩日一、弄清字、词、句的意思1.孔子东游(游:游历,与游览的意思比较接近。)2.问其故(其:他们。)3.那么如盘盂(盂:盛饮食的器皿。)4.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为:是。)5.及其日中那么如探汤(日中:中午时太阳似在天空中央,所以说“日中。〞)四、把握课文的寓意文章结尾:孔子无法判定谁的说法正确,因而遭到两个小孩的嘲笑。那么究竟谁的说法正确呢?文章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提示:其实,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两个小孩的说法都不全面。日出时,背景是远山、树木等,因而显得大;中午时,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因而显得小;日出时,光线斜射地面,因而温度低;中午时,光线直射地面,因而温度高。两小儿一个根据视觉来判断,另一个根据触觉来判“断,说法貌似有理,但都被外表现象所疑惑,因而都是片面的观点。孔子不能决〞,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因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还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