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1统编教材新学期全面使用,3个教学要点需牢记!今年秋季,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科书,将实现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年级全覆盖。“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群众关注的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使用问题,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教育部课程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就统编教科书的学习、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厘清群众对教科书的错误解读。1、关于古诗文教学:古诗文要背诵、积累,不强制要求理解意思问: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所选古诗文数量大量增加,小学生学古诗文会不会觉得难懂?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一局部是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还有很多是儿童在阅读白话文的时候已经了解过的。比方,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科书每学期安排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学生们对这些课文的白话文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所选文言文的篇幅短小、文字简练,小学生学习起来不会觉得吃力。另外,增加的古诗文大多不是课文,而是安排在“日积月累〞栏目中,要求学生背诵、积累,但不强制要求理解诗句意思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上,教师要注意低、中、高学段教学要求的差异性。低年级安排的古诗只要求帮助识字、写字,最重要的是能背诵、积累,做到“囫囵吞枣〞即可。中年级要求了解古诗句的意思,一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不作要求。到了高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意思的根底上,初步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关于语文科目的学习:语文科目的学习,阅读与表达并重并非“得阅读者得语文〞问:统编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课外阅读、名著导读等栏目,为什么如此强调阅读?背后的理念是什么?陈先云: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学好语文课程的关键。教师和家长都很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以前他们会苦恼不知道该让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因此课外阅读常常不容易落到实处。统编教科书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对如何读课外书给学生以指导。教科书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们每个学期可以读什么书。阅读能力只有靠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统编教科书重视课外阅读,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主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