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XX县区农村面源污染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状况、影响及开展趋势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状况、影响及开展趋势一、有关概念和情况介绍根据水污染的来源,人们把水体的污染源划分为。点源、面源和内源。点源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面源污染的来源比较广泛,其中以来自农田的面源污染最为突出,是相对于污染集中、有固定排污口的点污染而言的,又称面源污染;内源主要指水系沉积物的释放。所谓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水污染,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据估计,来自农村面源污染约占河流和湖泊营养物质负荷总量的60~80%。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旺国家的污染控制经验说明,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是目前兴旺国家实现水质控制目标的难点和关键。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即使在点源污染全面控制(到达零排放)之后,江河的水质达标率仅为65%,湖泊的水质达标率为42%,海域水质达标率为78%。1998年,美国的农村面源污染量占污染总量的2/3,其中农业的奉献率为75%左右,美国epa将农村面源污染列为全美河流和湖泊的第一污染源。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近20年来世界饮用水源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50%是因为河流、湖泊、地下水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与农村面源污染密切相关。经济合作与开展组织(oecd)1987年的报告中就提出,在成员国中,硝酸盐与农药是最大的分散污染源,欧洲国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何萍,1999)。目前,中国各类农村面源污染所造成的水环境质量恶第2页共8页化问题日益明显和突出。仅从三湖流域(巢湖、滇池、太湖)来看,1994年太湖流域总氮的60%和总磷的30%来自于面源;1995年进入并滞留于巢湖的污染物中,63%的总氮和73%的总磷来自于农村面源污染;对滇池流域的研究说明,在进入滇池外海的总氮和总磷负荷中,农村面源分别占53%和42%。最近的一项研究说明,到2023年,三湖的污染负荷中,来自农村面源的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