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某县农村经济开展调研报告党的xx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开展的假设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按照省委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开展,推动xx县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开展。为此,笔者先后深入xx多乡xx村等20余个村及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一、xx县农村经济开展现状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XX市中部,全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县境内最低海拔1790米,最高海拔5286米,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以上,农业人口达5万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不利因素的制约,xx县经济社会开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开展滞后,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xx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新的成效。xx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减少28.9%;预计完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2元,比上年增加276元;粮食预计总产1522023吨,比方案减少783吨。由于地震影响比上年均有所减少,但从长远看我县农村经济受农业根底设施薄弱、农牧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xx县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根底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xx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泥石流、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又以旱灾最为严重,春旱、夏旱、伏旱时常交替发生。全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虽然xx年完成5000亩根本农田改造,但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xx年通过大力实施交通通畅、通达工程建设,完成通村公路55条49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由于地震破坏影响,造成局部农村机耕道通畅能力差,存在较大的平安隐患。农村根底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不够完善,水利设第2页共6页施损毁严重,局部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彻底解决。(二)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开展意识不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那么安、小进那么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依然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开展意识不强。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根本上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培育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