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隐患管控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了建立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广阔职工的生命财产平安,本单位要更进一步深化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隐患治理,杜绝一切事故苗头,及时消灭重大事故平安隐患,查找和弥补平安管理和工作中的过失和疏漏,确保生产平安。二、采取方法和措施(一)治理方法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平安检查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平安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事故隐患,加强对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并按照职责分级管理,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2.建立平安生产奖罚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工程整改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二)治理措施隐患治理包括设备管理措施、平安管理措施、教育措施和应急措施等。1.设备管理措施: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因素消失;2.平安管理措施:制定平安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气体的管理,确保危险因素消失或消减,防止重大事故发生;3.教育措施:制定平安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定时对员工进行平安培训教育;4.应急措施。制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在直接整治前,临时采取必要手段,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三、经费和物资落实1.建立平安投入保障制度;2.用于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的资金,如技术措施改造费、大修更新改造费、平安卫生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等费用予以优先安排和保证。3.办公室财务负责安排投资方案和整改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1、隐患治理要切实落实责任制,隐患所在、所管部门为治理主体,无确定单位主管的隐患治理主体的为平安生产科;2.隐患所在、所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隐患治理第一责任人,无确定隐患主管的隐患治理,平安生产科科长为隐患治理第一责任人。五、治理时限和要求1、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即刻下达,一般隐患整改为通知书下达时限在半个工作日内(自接到隐患通知书始);2.自接到通知书,治理时限一般不超过24小时;复杂、工作量较大或已停产的治理任务一般不超过72小时;3.隐患治理必须严格要求,切实消除危险因素;并认真检查,确保没有因为治理工作产生新的不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