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界定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生态建设为主、优先开展林业产业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根底上,通过经济利益调节,切实调动广阔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开展林业生产力,又好又快地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我区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二、原那么和范围(一)生态公益林界定的原那么1、生态优先原那么。以保护和改善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产,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需要出发,优先考虑生态效益。2、因地制宜原那么。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特点,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防灾减灾及林产品加工业对森林的不同需求等,因地制宜,因需施策。3、适度规模原那么。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区域应相对集中连片,便于集中管护,整体治理,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生态公益林界定范围生态公益林界定范围以村为单位,在所辖区域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四大类林业用地内进行勘界确权。三、工作步骤和方法(一)宣传发动阶段。各乡镇、街道办要迅速组织村、组干部,集中时间,学习生态公益林界定的相关政策、原那么和方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阔群众对生态公益林界定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工作的认识,积极参与界定和勘界工作。各乡镇、街道办要以林权证为依据,对林改区域面积进行全面核查,现场登册造表,做好摸底工作。(二)外业调查勘界阶段。1、调查。对已核发林权证的防护林,经林权所有人确认,直接进入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对已核发林权证的用材林,经林权所有人申请,按照有关程序转换为防护林,进入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对未办理林权证的,经现场勘验,按照程序认定为防护林林种,进入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2、确认。集体生态公益林现场界定书的填写,必须经林权所有者、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街道办签字盖章确认后,方才有效。3、公示。各乡镇、街道办对已认定的集体生态公益林权属、座落、面积、四至界线、林种、树种等,以村为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4、制图。生态公益林界定以地形图勾绘制图,以村为单位勾绘根本图,以乡镇为单位为分图,全区绘制总图,图纸比例分别为1:10000,具体工作由区林业局负责。(三)审核汇总兑现阶段。1、汇总资料。各乡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