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大学生就业签订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对策研究杨子天李怡姗关键词劳动合同毕业生风险对策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法律风险,从往年的情况看,每逢高校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进行“校园招聘〞的顶峰期,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加上缺乏相关经验与知识,大二学生们面对各类招聘信息往往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在此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乘机以非劳动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从而躲避自身的法定义务,有些单位的协议存在缺陷,还有些合约必备条款不明确,在就业难的情况下,急于签订三方协议的大学生很容易因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掉进劳动合同诈骗的陷阱。本课题旨在经过调查研究,梳理大学生就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使毕业生掌握与就业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以及为校方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一定建议,以躲避合同风险,使毕业生更好的保护自身权益。一、劳动合同的风险种类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筛选出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种类。〔一〕口头合同又称口头协议,是指一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以谈话、等形式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在笔者发放的150调查问卷中,有3.33%的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合同时采取的合同形式为口头合同。而事实上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合同的局限性很明显,没有文字作为依据:一是对承诺没有约束。二是一旦发生纠纷,不方便取证,很难分清责任,不利于处理。〔二〕格式合同采用格式条款的合同称为格式合同,格式条款原本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但由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地位明显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借此利用毕业生没有经验的劣势预先拟定有陷阱的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就职学生的劳动热情与合法权利。〔三〕用就業协议书代替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经协商签定的协议,明确了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在笔者发放的问卷中,有14%的毕业生仅签订就业天道酬勤协议,然而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关系的凭证,以及到某些部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的材料,一些毕业生并不清楚就业协议的作用,以为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同样的功能,这种心理便被不法单位钻了空子,来逃避劳动合同的责任。〔四〕劳动合同中的不合理要求调查显示有很大一局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看似防止了以上几种风险,其实这些合同里也暗含着不合理的要求。大致有这几种情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