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效劳行开工作方案一、推进预约诊疗效劳效劳,有效分流就诊患者1、积极推动预约就诊模式,通过网络、、窗口、诊间、自助终端机、基层社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效劳。实行预约优先效劳,对预约患者优先安排就诊、检查,引导患者形成预约就诊习惯。二级医院逐步开展预约诊疗效劳,提高预约诊疗率,平均每年提高10%,争取到2023年底门诊预约就诊率≥30%。2、实行分时段预约,预约时段应精确到一个小时以内,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到2023年底,门诊预约就诊患者中分时段预约率到达50%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比例分别到达50%和100%。二、优化门诊分布局流程,合理调配医疗资源1、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根底环境管理,保持卫生间干净、无味、防滑,保持检查床干净、整洁。严格落实公共场合禁烟要求,提醒和劝解患者不要在诊疗区域内吸烟。2、完善便民效劳。门诊效劳中心为患者提供预约、转诊、咨询、导诊、投诉、资料复印、应急、纸、笔、饮水、轮椅等便民综合效劳。三、改善急诊效劳,及时救治患者1、加强急诊力量。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标准化建设,根据急诊人次配齐相应的抢救设施,配备足够的、相对固定的急诊科人员,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节假日以及急诊量较大的夏季、冬季等,配备急诊加强班。2、及时救治危重患者。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效劳体系,加强调度指挥,确保救护车能以最短时间赶到现场标准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实现无缝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急诊患者应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等各类急危重患者,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物理缴费的患者,要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放置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四、改善住院条件,完善住院效劳流程1、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环境清洁,病房床单元干净、舒适、安装有隔帘。卫生间清洁、无味、防滑,安装有紧急呼叫设施。为患者提供热水、洗浴、加热食物等设施。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平安的住院环境;加强医院营养科标准化建设,改善患者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