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县委精准扶贫实施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精确识别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确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对全县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2023年底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以此为根底,建立全县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构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二、精确识别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一)工作方法。1.识别标准。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2223年不变价,相当于2023年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2.识别规模。原那么上以2023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规模2023.7万人为基数(最终以上级扶贫主管部门下达我县精确识别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准)。各乡镇具体规模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进行分解并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下达。3.主要做法。采取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的方法,由区、市、县、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根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力争做到“五比五看三优先〞: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有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4.登记内容。扶贫手册包括家庭根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方案、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23年1月1第2页共7页日—2023年12月31日。在国务院扶贫办尚未正式下发扶贫手册之前,先暂将贫困户相关信息填入县扶贫办印制的贫困户登记表。(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第一步。规模分解。由县扶贫办将区市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参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中“县乡到村规模分解〞方式,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乡镇,各乡镇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分解到行政村,不能随意扩大规模。在进行贫困人口识别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县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作适当上浮,上浮幅度不得超过县下达指标的2023%。此步骤要求县扶贫办在2023年6月15日前完成。第二步。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指导下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在农户自愿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