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后骶骨衰竭骨折的18F⁃FDGPET/CT图像特征分析Analysisof18F⁃FDGPET/CTcharacteristicsonsacralinsufficiencyfractureofcervicalcancerafterradiotherapy房娜1,靳飞1,曾磊1,李超伟1,刘翠玉1,姜雯雯1,张海英2,王艳丽1青岛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1.分子影像科;2.健康体检中心山东青岛266042【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后骶骨衰竭骨折(sacralinsufficiencyfracture,SIF)的18F⁃FDGPET/CT图像特征。方法选取行18F⁃FDGPET/CT检查诊断为SIF并经随访证实的10例宫颈癌放疗后患者的图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SIF发生于骶骨左侧6例、骶骨右侧2例,骶骨双侧2例。骶骨受累范围为S1⁃3椎体。病灶均位于骶髂关节面下,与骶髂关节平行分布,呈不均匀斑片样或片条样18F⁃FDG摄取增高,边界不清,一般不超越骶髂关节,SUVmax为2.5~5.5,相应CT显示局部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部分骨皮质局部骨质不连续,见低密度骨折线。10例患者均未经任何肿瘤相关治疗,在12~36个月的临床随访过程中疼痛情况明显缓解。结论宫颈癌放疗后SIF在PET/CT图像上也表现为18F⁃FDG摄取增加,可能会被误诊为转移性疾病,熟悉病变的位置、形态和代谢特征,有助于防止误诊导致的不适当的治疗以及不必要的骨活检。【关键词】骶骨;衰竭骨折;宫颈癌;放射治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7.33;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23)01⁃0166⁃04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已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骶骨衰竭骨折(sacralinsufficiencyfracture,SIF)是应力性骨折的一种形式,又称骶骨功能不全骨折,是放射治疗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SIF常伴有局部疼痛等症状,约有50%患者无明确外伤史,临床上不易与骨转移瘤鉴别。本文旨在分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SIF的18F⁃FDGPET/CT图像特征,以减少误诊带来的不必要的肿瘤相关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宫颈癌放疗后在我院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