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光明日报〔2023年7月11日〕近日,李长春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这些论述无疑是对党的理论建设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重视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征、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集中体现为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充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高度重视;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坚决信念;体现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能力,在创造性地答复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开展。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高度的理论自觉,体现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的根底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极端重视“自觉〞,相对于“自发〞而言,是主体自身对活动的对象有所认识、有所觉察、有所意识,并且使自身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案性。“理论自觉〞就是社会主体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具有正确认识,能够自我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在其实践活动中以理论为指导,从而增强理论的觉悟性、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消除理论失觉和理论矮化。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认为“实践高于认识〞,但是也从来不轻视和否认理论的作用。实践假设不以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就在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党自身建设、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开展所具有的思想引领、精神旗帜和精神动力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创立理论之初,就说明自己阐述“创立新观点〞的目的,不是书斋中的纯粹学术活动,而是要“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顶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那么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自觉性问题。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重点强调了社会民主党在理论方面“自觉性〞问题,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