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doc
下载文档

ID:470787

大小:19.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高度 理论 自觉 自信 推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新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2023年7月11日〕   近日,李长春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意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这些论述无疑是对党的理论建设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   重视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特征、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集中体现为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充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高度重视;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坚决信念;体现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能力,在创造性地答复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开展。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高度的理论自觉,体现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的根底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极端重视   “自觉〞,相对于“自发〞而言,是主体自身对活动的对象有所认识、有所觉察、有所意识,并且使自身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案性。“理论自觉〞就是社会主体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具有正确认识,能够自我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在其实践活动中以理论为指导,从而增强理论的觉悟性、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消除理论失觉和理论矮化。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认为“实践高于认识〞,但是也从来不轻视和否认理论的作用。实践假设不以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就在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党自身建设、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开展所具有的思想引领、精神旗帜和精神动力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创立理论之初,就说明自己阐述“创立新观点〞的目的,不是书斋中的纯粹学术活动,而是要“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顶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那么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自觉性问题。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重点强调了社会民主党在理论方面“自觉性〞问题,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方案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方案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这时“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成为理论自觉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运用,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开展阶段,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开展进入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充满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党和我们民族具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坚决的理论自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在破解当代人类开展的困境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展。   坚决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坚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决信心   “理论自信〞,是理性的、清醒的对真理的信仰和执著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深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充分肯定,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彰显的生命力的坚决信心。这种理论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真理性根底之上,建立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底之上,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之上。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是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质和精髓的根底上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它不是一般学说、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而是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理论。但它又是具备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开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开展规律,是经过100多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在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开展的无数的理论解读中,马克思主义是最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自信,是要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理论自信〞,还在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坚持与开展、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态度,坚决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神圣教义顶礼膜拜、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教条主义,一种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为由离开甚至背叛的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的所谓创新和开展。这两种态度和倾向,都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开展,而且导致在实践上付出巨大代价。   理论自信不仅来自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更重要的是来自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就。实践的成就为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坚决理论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现实根底。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了一条通向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凯歌。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昔日的“东亚病夫〞变为“东方巨人〞,昔日对中国的否认和轻蔑也转变为肯定和尊重以至于学习借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在这些成功和奇迹的背后,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公正地、实事求是看待中国的变化,每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是坚决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充满信心的现实依据。   高度的理论自觉与坚决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在创造性地答复当代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开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上作出了突出的奉献,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思想理论战线复杂多变的形势,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工程既是一项重大的思想理论建设工程,又是一项重大的学术创新工程,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根底作用和导向作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群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前提下,理论研究不再是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面向现实生活、答复实践课题成为理论的“天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使命。理论创新需要有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自然不会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恰恰是理论自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每一次开展都是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理论回应。理论自觉与自信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现实。当前,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答复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要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在更加有力地答复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展。面对当今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无疑需要根据时代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开展。马克思主义曾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其在当代价值的问题上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作为100多年前产生的理论,今天是否还有指导意义?对此,我们不能只是得出结论性的话语,而是需要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论证;不仅需要鲜明而坚决的政治立场,而且更加需要根底雄厚、思想深刻、理据充分、逻辑严谨的学术研究。   要创造性地答复当代人类社会开展的重大问题,在解决影响人类开展的根本性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展。当代人类社会开展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复杂难题和严峻挑战,面临自然危机、社会危机、人自身的危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开展,在给人类创造奇迹、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消极后果,人类面临着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地球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以及世界核战争等生存危机。不合理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正损害着人类利益,破坏着世界的和谐,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开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使自身的开展失去控制,拜倒在物的脚下,成为自己创造物的奴隶,人丧失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人自身被严重异化,甚至成为“非人〞。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带来了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精神失落、信仰迷失,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危机。我们的理论自觉与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来审视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这些紧迫问题,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开展。   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中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卓有实效地回应广阔干部群众的思想疑问和理论诉求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展。当前,国内社会开展面临十分复杂锋利的问题,在思想层面突出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和各种错误思潮涌现;在现实层面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普通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由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分配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些人将这些问题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因此,当前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制度作为研究的重点。要通过我们的理论研究,论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通过宣传教育,真正让广阔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对这一必然性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并认同这条道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路,使广阔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心。特别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干部群众辨明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成果,就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理论表达。正是在令人信服地回应广阔干部群众的理论诉求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得以丰富开展、时代价值得以彰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最终源泉。实践开展永不停息,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但是马克思主义开展史同样告诉我们,即便是实践上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如果没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创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有无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以及程度如何,是决定理论能否创新以及创新结果如何的重要前提。当前,人类社会的开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开展,迫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理论自觉和更坚决的理论自信,把理论研究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扎实深入地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展。   〔执笔人:李春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