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18卷第1期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2023,Vol.18,No.1·综述·DOI:10.13935/j.cnki.sjzx.230137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医体质学科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100029通信作者:李英帅,Email:liyingshuai2013@163.com肥胖的中医药疗法研究进展吴涛涛李岩刘兴张姝珺张弘睿李英帅【摘要】对近15年中医药治疗肥胖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对中医药治疗肥胖的不同疗法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在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和相关证候等方面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诊断标准不统一、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报告质量较差、疗效评价无法体现中医治疗优势等不足。建议在今后中医药治疗肥胖的研究中,制定规范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中医药治疗肥胖症临床试验,科学地总结中医药治疗肥胖的规律,反映中医药治疗肥胖的优势。【关键词】肥胖;减肥;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A肥胖是一种代谢紊乱,其特征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在体内积累过多的脂肪[1]。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某些癌症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2]。我国是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有超过50%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且呈上升趋势[3]。控制肥胖,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医疗压力有重要意义。目前,饮食、运动、行为干预结合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的基本治疗方案,必要时可配合西药与手术治疗[4,5]。但是西药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成本较高,二者的长期疗效仍存在争议[6,7],在临床应用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缺乏针对病因提出的个体化治疗,患者对于改变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难以长期坚持,肥胖的研究和治疗任重道远[8]。中医学对肥胖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对肥胖有“肥贵人”的描述。《灵枢·卫气失常篇》根据人皮肉气血的多少对肥胖进行分类,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种类型。王琦教授团队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将肥胖分为三型:气虚型、痰湿型和痰湿夹瘀型[9]。肥胖多因年老体弱、过食肥甘、缺乏运动等导致湿浊痰瘀内聚,留着不行,形成肥胖。基本病机是胃强脾弱,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