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对嵇康的影响⊙路美艳[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032200]摘要:嵇康是正始时期重要的作家,他喊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让他成为那个时代里最耀眼的星光。因此,本文旨在探究这一主张对嵇康以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关键词:名教自然嵇康正始时期是历史上较为黯淡的时期,但竹林七贤等风流名士的出现犹如黑夜里的明星一般点亮了那个时代。在这些名士当中,嵇康不仅以孤松独立的高傲姿态赢得世人崇敬,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更如石破天惊一般震惊世人。这一思想又贯穿其生活和文学创作,本文旨在探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对嵇康人生态度、文学创作的影响,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其人,理解其创作。一、“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主张提出的文化背景儒学渐衰、道学渐兴是嵇康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文人安身立命、行为准则的依据。靠着通读儒家经典敲开仕宦的大门是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选择。士人的言谈举止更要契合儒家名教的礼法规范。参政要恪守君臣之道,处世要谨守仁义礼仪的礼法条目。但是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君权旁落,君王成为野心家掌控权力的一颗棋子。掌权者自身的行为与儒家名教的纲常礼法是矛盾的,更重要的是与仕途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儒学当时根本不能让士子在乱世平步青云。儒学受士人追捧的局面不复存在,这就为其他诸子思想的萌生提供了存在的空间。时代变了,儒学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面对乱世,文人们陷入了迷惘,该如何重建有秩序的国家?哪里才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些疑问迫使文人重新构建自己的精神领域,重新审视儒学观念,重新对它做出阐释。比如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家郑玄把“无、无为、自生等老庄的思想范畴引来注《易》”,这预示着汉代的文化思想呈现出新的变化,那就是由儒家走向道家。尤其到了正始时期,随着何晏、王弼等人受到曹爽的提拔,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玄学开始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王弼、何晏等人通过清谈或者为道家典籍作注的方式畅谈玄学思想。王、何二人都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天地任自然”,无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任自然。所以自然是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一种状态。从政治哲学的层面考察,自然无为是无,是根本,儒家名教的纲常礼法,是有,名教有其不合理处。但作为在朝为政者,他们虽然向往自然,可参政者的身份不允许他们的行为越出儒教名教的框架。自然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