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2023第50卷JournalofMinzuUniversityofChinaVol.50(总第266期)(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266多元医疗的行动者网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为例冯琳1,2袁同凯1,2(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2.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天津300350)[摘要]长期以来,以传统彝医药、生物医学与现代中药为代表的“药解”,以及以仪式治疗为代表的“神解”,共同构成了凉山彝族“神药两解”的多元医疗体系。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所展开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本文借助行动者网络的对称性原则,试图对称化考量“疾病—人”的关系样态,建立一个超越以人为中心的分析框架,探析多元医疗体系的内部差异与微观运作模式。本文重点阐释了多元医疗内部的异质性。“治病”的过程本质是调解疾病—人关系的过程,是核心行动者领衔并调动多元医疗行动者网络中治病之药、治病之术以及治病之物,以实现与疾病达致平衡状态的行动过程。同时本文跟随当地村民的治病行动过程,以关系性的视角重新厘清凉山彝族多元医疗网络中的行动者及其动态行动轨迹。凉山彝族多元医疗的行动者网络表明,一方面,多元医疗的治病过程是人与非人、神解与药解、历史与当下等各种关系相互缠绕、不断生成的过程性行动。正是这一系列异质性行动扭合为一种关联性的存在模式,最终成为凉山彝族多元医疗行动者网络。另一方面,多元医疗行动者网络具有本体论、认知论以及方法论的三重意涵,为后续进一步深挖多元医疗的异质性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视角以及对话的可能。[关键词]多元医疗;异质性组合;“疾病—人”对称视角;行动者网络[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75(2023)01-0090-11一、问题的提出在医学人类学的视域中,医学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不同地区医学的发展是一个植根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脉络中不断生成的过程。莱斯利(C.Leslie)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中国、南亚与地中海文明形成了三大医学传统(great-traditions),分别是中医(Chinesemedicine)、阿育吠陀(Ayurveda)以及古希腊医学(Greekmedicine)。历史上,这三大医学传统虽相互影响且不断流变,但仍保留着各自独特的部分,形成当前全球范围内医疗多元化的整体局面[1]2-3。学界虽然对“医疗多元主义”(medicalpluralism)存在争议①,但普遍承认多元医疗是一个多样态的医疗体系(medicalsystem)[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