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0-10作者简介:崔露雨(1997-),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23年2月理论研究February,2023第1期总第375期TheoreticalResearchNo.1Ser.No.375“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崔露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5]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百余年奋斗经验和历史成就过程中所得出的重大科学结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结合”彰显了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和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的理论特质,筑牢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底蕴,厘清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前提,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根据,体现了其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通过厘定话语创新和思想革新的建构前提、遵循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融通民本思想和人本理念,为21世纪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提供实践遵循。关键词:“两个结合”;实践遵循;理论特质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573(2023)01-0052-08在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征程中,“两个结合”既是贯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思想方法论,也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与升华的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这一最新论断和科学主张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也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和方法指南。通过探析并阐明“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当代价值和实践遵循,能够更深层次明确“两个结合”的理论立场和理论特色,彰显其时代贡献和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原则遵循。一、“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过程不是随意的“加合”和“汇合”,而是始终遵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架构和思维范式的“融合”和“调和”,保障了其在结合过程中的方向性和稳定性。通过明确“两个结合”的立场遵循和方法遵照,实现对于“两个结合”的深层次认识。(一)理论生成:立足于唯物史观基本立场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