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ARY’SCOMPANION秘书之友2023年第2期■■■■■■■■■■■■■■■■■■■■语言学习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做了深入总结,精心擘画了未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十大报告不仅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从写作技法方面看,结构严谨、气势宏伟,堪称政论文的典范之作。报告运用了比喻、引用、排比等多种辞格,其中排比的使用频率最高,且使用方式极为灵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报告中的排比艺术进行全面分析,考查其使用方式与作用,以期为秘书人员的写作提供借鉴。一、二十大报告中多姿多彩的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得以增强的一种修辞方式。”[1]二十大报告共80个段落,其中用到排比的有49个,占比61.25%;多次使用排比的段落26个,占比32.5%;使用两种以上排比的段落7个,占比8.75%。报告中的排比,不仅数量大、使用频率高,而且房住不炒的底线,此时因情况有变化,必须及时重新完善相关政策。有的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如某县为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起草了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对个别重点企业提出专项扶持措施,若正式实施就会造成不公平竞争。有的可能造成社会重大负面影响,如某县文稿提出,“为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干部公寓”,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经济,但这样的举措容易让群众误会干部在搞特权,易引发社会炒作。因此,要把好“合理关”,把握形势、深入分析,力求文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本地实际、符合社会期待。五、必看改进文风硬不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风不是小事。制定市县党委规范性文件,应带头弘扬“短实新”的文风。但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有的喜欢长篇大论,穿靴戴帽、冗长空洞,重复阐述形势、背景、意义、指导思想,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大大超过了10页以内的篇幅要求;有的喜欢自行强制配套,不管上级有没有要求,上级来一个,我就套一个,真正把“发文当落实了”;有的喜欢简单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