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范文之老师工作量核算暨课时津贴发放方法为了更加全面、精确地衡量老师的教学工作量,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治理,调动广阔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依照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法。一、工作量核算的根本原那么(一)教学工作1、教学工作量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是学校正老师进展各项教学奖励评比的主要依照。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贯彻科学、合理、公平、民主的原那么。2、老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内教学工作量和课外教学工作量两局部,均按照规定的核算方法用标准学时的方式表达。3、标准课时工作量。一般地,给1个标准规模的班级讲授1课时标准类型的课程计为1个标准课时工作量。4、额定教学工作量。依照我校在岗在职人员统计核算,每位老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6标准课时。实际承担工作分为欠负荷、满负荷、超负荷三种。5、超(欠)工作量。课内外教学工作量总和大(小)于校平均工作量称为超(欠)工作量(即超负荷),超出局部按照标准发放超课时津贴。(二)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1、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均按规定要求折合成标准课时计算。实际承担工作也分为欠负荷、满负荷、超负荷三种。2、课外活动、班团活动等组织和活动,不计算标准课时。3、凡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3周岁的,按各级政策适当安排工作的,按实际工作核算标准课时。4、因特别缘故或学校工作需要安排工作,按实际工作核算标准课时。二、工作量核算方法1、教学岗老师在计算标准课时,依照以下学科系数计算,即语数英三科一个课时为1.2个标准课时,政史地生理化各科一个课时为1.1个标准课时,其他各科一个课时为1个标准课时。2、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按以下要求和标准折算标准课时:(1)校长按满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16个标准课时。(2)校委会成员及中层领导按1/2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8个标准课时。(3)其他岗位工作,普九专干、远程治理、一卡通上卡治理按1/2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8个标准课时;其他工作治理按1/3负荷工作量核算,即每周计5个标准课时。(4)后勤治理及工作人员视为满负荷工作量,即每周计16个标准课时。3、老师个体工作量核算方法为:工作总量=主教学科工作量+兼教学科工作量+其他岗位工作量4、个人超(欠)工作量=工作总量-校平均工作量三、工作量的统计、审核与课时津贴发放1、老师个人工作总量由教务处在每学期开学一月内进展统计、审核,在老师会上宣读或公示。2、老师个人工作总量按周统计,并以此为发放依照。全学期按16周计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