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的原则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尽早确定病原菌:取样培养,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体内代谢过程选用药物:选择疗效高、毒性小、应用方便、价廉易得的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联合用药需有明确指征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原则清洁手术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药物,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污染后果严重时考虑预防用药清洁-污染手术手术时可能污染,需预防用药污染手术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肾功能减退病人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选用低肾毒性或无毒性药物肝功能减退病人无明显毒性反应,可正常使用,但需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减量;有毒性反应时避免使用老年病人用药应酌情减量(1/2~2/3);选用毒性低且具杀菌作用的药物新生儿病人避免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减量用经肾代谢的药物,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小儿病人8岁以下小儿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18岁以下成年人禁用喹诺酮类妊娠期和哺乳期病人妊娠期避免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的药物,避免用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的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哺乳期病人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均宜暂停哺乳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破伤风致病菌破伤风梭菌,革兰染色阳性的专性厌氧菌病理生理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吸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7天左右,自然病程3~4周典型表现是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发生阵发性强烈痉挛咬肌、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是膈肌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屈膝半握拳,呼吸停止发作时神志清楚,一般无发热预防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重要措施主动免疫采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注射被动免疫尽早皮下注射TAT1500-3000IU,有效期为10日,对深部创伤可能感染厌氧菌的病人,可在1周后追加注射一次剂量治疗清除毒素来源伤口处理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中和游离毒素早期破伤风抗毒素1万~6万U肌肉或静脉输入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无效控制和解除痉挛避免刺激抗生素青霉素80万~100万U,每4~6小时1次,或甲硝唑2.5g/d抑制破伤风梭菌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气性坏疽病因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溶组织杆菌等,往往是几种菌的混合病理生理多种外毒素和酶产气、组织恶性水肿,水气夹杂皮肤表面似木板样硬,另有卵磷脂酶和透明质酸酶使细菌易于穿透组织间隙,快速扩散临床表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