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3届高三联考(第二次)历史参考答案24.【答案】B【解析】两地出土的器物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但三星堆器物也保留特殊个性,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夏礼仪在古蜀传承,故A项错;海贝不能证明区外贸易相当发达,故C项错;两大文明从时序上,不能得出互相借鉴结论,故D项错。25.【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三国时期在户内有成年男性的情况下,女性和未成年人不能成为户主,这说明与两汉时期相比,三国时期儒家三纲五常和尊卑长幼的观念影响加深,即儒学逐渐渗透到基层管理方面,故选C项;两汉与三国时期户籍管理的变化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国家治理效能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户主身份的变化,“完备”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仅从户籍制度中在户内有成年男性的背景下女性不得为户主并不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排除D项。2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统治者鼓励百姓种植桑枣、榆树,这有利于维持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秩序,稳定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增强官民重农意识”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稳定”,A项错误;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只是鼓励乡民植树的手段,不是主要目的,C项错误;宋朝统治者此举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地主阶级利益,改善乡民生活环境并非其主要出发点,D项错误。2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片纸中夜下而晨就缚,左右无不鸟散兽窜,是以能为乱而不能为变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君主利用司礼监控制朝政,即使“权臣”、“权阉”势力一时乱政,也始终没有改变皇帝的专制地位,皇帝能有效地掌握君主权力,而宦官政治势力依附和借助于君权,C项正确;明代初期制度能有效制约宦官,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内阁牵制宦官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反专制思想的诞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后期,近代企业出现“股份投资热”,民间资本日益活跃,这促使官僚、地主、商人等传统社会阶层向民族资产阶级转化,利于推动传统社会结构瓦解,故C项正确。洋务派始终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A项错误;晚清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受内外反动势力的桎梏,未能实现“快速发展”,B项错误;我国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错误。页3共·页1第·案答考参史历29.【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梁启超引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道德精神,意在激励国民从中找到救国的正确道路,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C项拔高了材料主旨,故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