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健康小知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血压的发病概率显著增加,对老年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加深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还需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文章分别从高血压介绍、高血压应当如何治疗、老年高血压健康宣教三个方面来阐述。◎高血压介绍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一旦患者的收缩压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便可确诊为高血压,尽管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不良症状,但患者应引起充分重视。当然确诊高血压不能仅仅以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为依据,为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在不同时期重复测量3次以上。总的来说,血压检测后患者的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则为高血压,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血压升高次数增加时应立即入院接受检查,根据实际的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据研究,引发高血压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遗传、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从一方面来看,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十分显著,60%的高血压患者均为家族遗传。此外,患者自身情绪波动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这是由于负面情绪会对患者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增加了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为高血压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大量调查显示,饮食结构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过度摄入钠盐、脂肪,会引发高血压。另外,老年人长期饮酒、吸烟也是主要的诱因,患者长期大量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于此类群体,应加大预防力度,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高血压应当如何治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峻,老年高血压以及心脏病患者逐渐增加。一旦患上高血压,老年患者不需要过度担心,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对其他方面的内容加以重视,如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保持乐观的情绪等。☆调整生活方式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的了解,一旦患病,一些老年人便会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对疾病治疗不利。为改善这一现状,应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及时进行调整,从日常饮食入手,减少脂肪、盐分的摄入,同时增加摄入高钙、高钾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增加有氧运动的运动量,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在高血压治疗当中,医务人员需对血压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对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判断。☆合理用药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血压虽然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用吃药,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