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大纲:生理:(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一、体液组成<注意>中枢神经系统无淋巴液,以脑脊液代替。成分差别1.各部分体液因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或淋巴管壁等被隔开,所以有较大的成分差别。2.细胞内液以K+较多,细胞外液以Na+较多。3.血浆比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白蛋白/清蛋白。<特殊>K+的分布细胞内液以K+较多,但耳蜗毛细胞细胞外液K+更多。<病理学>炎症→血管通透性↑→血浆中蛋白质进入组织液→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水肿。联系1.各部分体液是可以相互沟通的。20102.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蛋白质多)。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9版新增: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衰老。4.细胞内外Na+,K+浓度不相等,但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2二、内环境(一)概念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消化液、尿液、汗液、泪液不属于内环境的范畴,因为它们和外界相通。2005-2010-2016-2021<外科学>消化液是细胞外液,是无功能细胞外液,对体液平衡不重要。消化液是无功能细胞外液,不参与维持体液平衡,但大量丢失消化液仍会导致体液平衡失调,如幽门梗阻时呕吐,会导致低钾低氯碱中毒。(二)内环境的稳态(内稳态)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1.内环境是细胞外液。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pH值)、液体成分等。3.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恒定的状态(动态平衡)。2016-20194.各组分的正常值(1)渗透压:290-310mmol/L(外科学为280-310mmol/L)(2)pH:7.35-7.45(3)温度:36-37℃(4)Na+:135-150mmol/L,Ca2+:2.25-2.75mmol/L,K+:3.5-5.5mmol/L5.内环境的稳态(内稳态)只是稳态中的一种类型,稳态的概念已经被泛化到体内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稳态不仅仅限于内环境的稳态。2019(三)维持稳态1.维持稳态对机体非常重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高K+→心脏骤停)。稳态维持都有一个调定点。(1)渗透压:290-310,糖尿病的并发症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的渗透压是320-430。(2)K+:3.5-5.5,K+<3.5低钾血症,K+>5.5高钾血症。(3)pH:7.35-7.45,pH<7.35酸中毒失代偿,pH>7.45碱中毒失代偿。<内科学>K+>6.5、pH<7.2是透析指征。2.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