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压研究2023年第5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交通通信组织形式研究张珂摘要:井冈山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与封锁、山高路远的偏僻地域、内部通信资源的匮乏以及自身建设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根据地党组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组建起交通通信组织,担负着为党政军传递公文、信件与情报,护送人员以及输送物资的任务。其组织形式从委派专人随到随送,到设立交通站、通信处、采运处、递步哨等交通机构接力转递,再到组建赤色邮局开展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健全、完善的发展历程,不仅为开辟与建设根据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成为“人民邮政”的源头,为中国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开辟了新路。交通通信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反映出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的集中体现。关键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交通通信;交通站;递步哨;赤色邮局D0I:10.16623/j.cnki.36-1341/c.2023.05.004作者简介:张珂,女,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文史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北京10000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1928年4月,朱毛两支革命武装会师井冈山,革命力量进一步壮大,根据地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离不开党的组织和领导,这就要求党政军各系统必须建立起交通通信组织,以沟通各方、密切联系。然而,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各农村革命根据地普遍位于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信设施与条件极为稀缺,加之国民党军队持续不断的“进剿”与“会剿”,根据地的经济、交通受到严密封锁。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通信工作如何展开?党政军的各类公文、信件、情报以及物资、人员等又是如何输送与往来的?学界对此已有一定研究,但基本局限于井冈山根据地与中共中央、湘赣两省委及其他革命根据地之间的联系途径与方法的论述,其中不乏有针对交通通信组织形式的介绍,但4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交通通信组织形式研究并不系统、全面。①交通通信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是井冈山时期党领导的交通通信工作的显著特点,反映出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在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95周年之际,本文在梳理这一时期根据地交通通信工作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围绕其组织形式作出全面考察,以期深人总结与评价党在这一工作上的历史经验与精神贡献,从中获取现实的借鉴与启迪。一、根据地交通通信工作的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