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162精神病人伴有肺结核时的个性化护理研究进展梁顺黄营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活动期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盗汗、胸痛等症状,该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威胁。通过积极的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可达到理想的疗效。但是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由于阴性、阳性症状的影响,并发肺结核后对于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加上缺乏良好的卫生管理意识,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容易造成肺结核的传播。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肺结核传播,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主要是遵循以患者为主的护理原则,采取个性化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文章主要针对精神病人伴有肺结核时的个性化护理研究进展展开探讨。关键词:精神病人;肺结核;个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精神病患者通常伴随认知、情感、行为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认知功能逐步下降,且病情反复前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与社交能力,导致精神残疾[1]。由于精神病的病程长,长期治疗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传染性疾病[2]。肺结核在精神病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多由于飞沫传播引起。肺结核经规范化治疗后,多数患者可痊愈[3]。但是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需要采取隔离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1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的临床风险分析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的临床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精神病患者由于情绪状况不稳定,还会诱发躯体症状,例如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肺结核加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4]。②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抗精神病药物存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乏力、低血压等,甚至引起肌无力、呼吸抑制等症状,容易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降低治疗依从性[5]。③重症精神病患者主要是采取住院治疗,而患者由于临床症状影响,卫生习惯较差,若不配合医院消毒管理措施,可能导致交叉传染的情况发生[6]。④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食物通常是由医院提供,营养支持缺乏针对性,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发生,导致反复,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7]。由此可见,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较多的临床风险,需要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预防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精神病人由于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