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OFNINGBOOPEN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2-06-05【作者简介】金欣艳,女,浙江台州人,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第21卷第3期2023年9月Vol.21No.3Sep.2023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唐传奇落第文人书写研究金欣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唐传奇中有不少以落第文人为主角的故事,以精神分析视域看唐传奇落第文人书写,可知他们在唐朝严苛的科举制背景下通过归隐、遇仙的白日梦幻想进行的自救与挣扎;从通过命数美化男权意识书写中也能看到中国古代封建士人自恋心理;同时文人热衷科举所进行的一系列谄媚贿赂活动是由于他们对自身的误认和对他者欲望的满足。唐传奇中的落第文人书写折射的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乐感文化。【关键词】精神分析;唐传奇;落第文人书写;自救与挣扎;自慰与自恋;欲望与误认;乐感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24(2023)03-0074-05唐传奇为中国古人“有意为小说”[1]之作,其中除了创作手法提高之外,古人自我意识表达也逐渐显露。尤其是唐传奇中落第文人的书写,已经可以看出文人的潜意识倾向。唐朝落第文人是唐朝严苛科举制背景下所产生的特殊群体,由于内心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现实恶劣的竞争环境发生冲突,被压抑的落第文人只能在文学中为这一群体寻找一条出路,所以唐朝文人在创作以落第文人为主人公的小说时,或是用不切实际的白日梦来满足幻想,或是用精神自慰和自恋的方式完成男权意识下的救赎,或是满足他者的欲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精神分析视域来看这一群体隐秘的内心世界,可窥见华彩熠熠的唐朝社会的黯然一角。一、归隐、遇仙——白日梦的多种呈现方式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提到,人之所以会做这种梦,是因为这种梦满足了人的愿望,文学亦然。以落第文人为主角的唐传奇故事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趋势,它的一般结构为:落榜下第——归途奇遇——不凡结局达成。而这些不凡结局大致又可分为两类:或归隐,或遇仙。这两类结局归根到底都代表了文人对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的逃避和对失落命运的精神抵抗。这类结局书写的都是一种与自己现实境遇完全相反的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幻想,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愿望的满足”[2]。第一类故事主要以“淡看功名,不如归去”为结局。故事情节或为落第主人公在途中发生奇遇,受到点化,于是“自是休粮,常服茯苓,好游山水,多在五岳,永绝宦情矣”[3]287;或在归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