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6月第45卷第3期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要】目的分析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应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的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术后进行随访。结果术后38例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其中30例患者的疼痛立即完全缓解、8例患者的疼痛部分缓解;2例患者疼痛无缓解;2例患者复发,回顾考虑1例术中球囊形状不理想,未完全在Meckel腔中,1例术中球囊压迫时间较短,复发后继续口服卡马西平。8例疼痛部分缓解患者经分析也考虑与其压迫时间短有关。术后35例患者有面部麻木,感觉减退,均能逐渐好转,且患者能耐受。所有患者在术后2d内出院。结论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式。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者、术后复发、畏惧开颅手术的患者。【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回顾分析中图分类号:R74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512X(2023)03-0283-04何宝岩,高乃康,徐成伟*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以反复发作、短暂性、剧烈疼痛为特征,表现为触电样、刀割样、撕裂样的面部阵发性疼痛。初期的疼痛大多是一种短暂现象,只出现几秒钟或几分钟,疼痛后可伴有一段时间的无痛缓解,然后再次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钝痛甚至持续性疼痛,并且疼痛时间可能持续超过1h。疼痛发作可由面部运动、咀嚼、刷牙和洗脸或触摸面部区域引起。起病通常为单侧疼痛[1]。TN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从4/10万到27/10万不等,50岁以上的患者最为常见[2]。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TN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射频热凝、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percutaneousmicrobal-looncompression,PB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3]。首次确诊三叉神经痛时,应先行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TN,继发性TN建议根据继发性TN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原发性TN,应首选药物治疗。卡马西平作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服药时间长,疗效会下降,药物存在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最终因无法忍受的疼痛而停药并寻求手术治疗。自Jannetta[4]研究和推广MVD以来,已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