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扩面与提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特征研究高秋明廖藏宜【摘要】推进医养结合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医养结合由扩面转向重视质量提升。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扩面和提质两个维度,考察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特征。以某大型城市的全部171家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为样本,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扩面方面,当前医养结合参与受到政策引导,医疗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被动”扩面也存在。在提质方面,医疗机构的公立属性是提升融合深度的显著因素;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诊疗开展不足,以门诊为重心的业务结构有推动作用;康复、老年病、中医等基层专科建设与医养结合相辅相成,但具体作用程度不一。结果提示:需要改变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重点,从简单参与转向机构转型;需要关注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深度;需要扩大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诊疗,并将其与互联网诊疗等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设立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养老专科建设支持措施。【关键词]医养结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提升[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70(2023)03-0080-10[作者简介]高秋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引言医养结合融合医疗和养老两项事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医养结合从提出构想到落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就。“十四五”期间医养结合步人深人发展阶段,在持续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的质量,成为政策和实践关注的新焦点。在医养结合的实施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医疗服务提供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发掘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前医养结合参与中存在的不足,立足基层实际条件探索提升质量的可行措施,成为推进医养结合深人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都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关注这一问题尤其具有意义。现有文献尽管围绕医养结合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讨论,但鲜有关注现有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整体特征。大部分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关注具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总结。围绕在机构内实施的医养结合和在社区居家实行的医养结合两个大类,文献探索了多样化的服务途径2,并围绕具体模式剖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也有文献关注到了医养结合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各种医养结合模...